河南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另起炉灶很

                            

原创陈诗昂大河财立方

编者按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

年12月28日,在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上,河南向全世界科学家发出诚挚邀请;刚刚召开的中共河南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年要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条的关键一环,这需要强化协同攻关、贯通产学研用,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携手努力。

值河南两会召开之际,大河财立方联合顶端新闻推出“科学家企业家,创新河南智创未来”特别策划,通过一场场“云对话”,探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责任,呈现他们的积极行动,为推动河南种业、数字产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诗昂文

朱哲摄影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事关中国人的饭碗,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年9月23日,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成立。它的设立,就是“希望中国的田野里种上更多河南的种子,让中国人的饭碗里有更多河南的粮食。”

科技创新链条上,科学家无疑是其中的最关键环,而企业家也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这,或许是神农种业实验室有众多单位参建的原因之一。

神农种业实验室将如何建设,如何才能让“中国的田野里种上更多河南的种子,让中国人的饭碗里有更多河南的粮食”?河南种业企业需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此次,大河报大河财立方邀请了种业科学家和种业企业来了一场“云对话”,说说种子和粮食的那些事儿。

张新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另起炉灶”是为“打好种业翻身仗”

在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南,种业领域已经聚集了一批科研院所、选育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种,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基础。“另起炉灶”设立神农种业实验室是为何?

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张新友表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是粮食安全的基石和源头,但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有两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体制机制制约了种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种业发达国家核心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讲,种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但国内种业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这些“体制内”单位存在着研究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研究内容同质化严重、科研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而多数种业企业缺乏创新资源,创新能力薄弱,主要依靠转让品种经营权来开展经营活动,这是典型的创新资源配置与创新主体错位。

第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发达国家的种业技术创新已经进入4.0时代,近些年我国育种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2.0向3.0过渡的时代,在种业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在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方面拥有的原创性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还比较少,存在一些“卡脖子”的痛点和堵点,制约了行业竞争力。

“上述两个问题,是造成国内种业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张新友说。

未来培育突破性品种将会更容易

据介绍,神农种业实验室将主要致力于解决种业重大科学问题,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农业生物品种,孵化种业上的龙头企业等。诸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性品种”,具体指什么?种业龙头将如何进行孵化?

张新友介绍,“关键核心技术”涉及农业生物重要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分子标记发掘、基因编辑技术等。以抗病性状的分子标记为例说,过去判断一个品种是否抗病,主要靠感官评价。但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如果当年气候条件不适合病害的发生,即使不抗病的品种也不会发病,这样就很难依靠感官对品种抗病性的优劣做出评价。而通过分析品种的DNA数据即分子标记,不论是否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都可以准确它具不具备抗病的特性,这就是分子标记的魅力所在。这是我们需要去攻克的核心技术问题之一。

而一旦重要的育种理论与技术问题取得了突破,品种的选育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就比较容易培育出关键性状具有重大突破的“大品种”,从而对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过去,选育一个优良品种可能需要十多年甚至更久,未来可能5~7年就能出一个非常好的品种。

张新友说,有了好品种,需要下游的种子企业来做产业化开发。实际上,国外的“孟山都”“杜邦先锋”等知名企业之所以竞争力强,关键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突破性品种。

至于龙头企业的孵化,它一定不会是一家,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将来,实验室会选择有好的产业化运作体制机制、好的市场网络、好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进行合作,来完成成果转化,解决产业化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我们注册新的公司来从事产业化的可能。

赵秀珍

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种业企业应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滑丰种业)是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拥有科研育种机构,成立了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等,形成了南育北繁格局。赵秀珍也曾多次就种业领域建言献策。

“这些年,我们在自主研发的同时还积极与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攀亲联姻,借智发展。”赵秀珍说,目前已培育出通过不同省份审(认)定的小麦、玉米新品种40多个,另外还有40多个小麦、玉米新品种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

“今年的省两会,我不准备再围绕种业领域提出建议了。”赵秀珍解释说,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包括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立了神农种业实验室,可以看到建设种业强省的合力正在形成。

她认为,在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身处基层的种业企业更接地气,能实现与实验室的优势互补。比如,研究成果可以在滑丰种业先行先试,做试验示范,更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建设,赵秀珍充满期待。“过去培育新品种太难了,一个专家一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可能培育不出来一个。”但是如果能在生物育种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就能更快推进品种的培育步伐,更早转化为生产力。

“像基因育种,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而这(指资金实力)也是种业企业的普遍短板之一。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需要最大化发挥各种力量的优势,通力协作。”此外,赵秀珍建议,河南种业企业亦需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侯传伟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继续冲击河南种业上市第一股,提升科研后劲

孵化种业龙头企业,是神农种业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乐种业)无疑是河南种业企业中的佼佼者。

年6月,秋乐种业启动科创板IPO申请,成为河南首家冲击科创板的种业企业。不过,因为时间问题,最终暂别科创板。

“我们还要继续往前冲,尽快实现河南种业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侯传伟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创新力,而创新力的强弱关键在研发经费投入的多少,目前秋乐种业科研投入占营收在5%~6%,上市以后有望进一步提高。

招股书显示,秋乐种业彼时拟募资4.08亿元,计划投向生物育种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为何要发力生物育种?侯传伟解释说,过去河南在传统育种领域领先于全国,这得益于河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在灾害性气候频发、病虫害越发严重的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实现生物育种等新技术的突破,生产安全、粮食安全就很难保障,河南种业企业势必就不会有大的发展。

“现在咱们缺新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将有效的种子基因进行重组,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新品种或新的品种特性。”侯传伟说,河南省作出设立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决定,显得尤为及时。

在他看来,科研有它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了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各方面的重视,人才、资金在平台上快速集聚,再加一把劲,可能很快就能成功。

秋乐种业是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参建单位之一。对于如何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侯传伟说:“未来我们将会参与实验室下游的试验示范、测试、筛选等阶段的工作。”

李宪挺

河南金沃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种业企业要走向世界,需要更具战略眼光的企业家

位于开封市尉氏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金沃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沃野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花生种业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当李宪挺在年注册成立这家公司时,他所看到的是多数农民仍在使用自留种,而自留种在产量、质量上和新推广种植的优良种子相比相差甚远。这是他创业的大背景。

从无所不卖的农资批发商,到年开始聚焦小麦、花生种子,再到年着手组建农科所,走上自研的道路,金沃野公司的商业版图也逐渐覆盖至全国18个省份,年时种子种植面积达万亩。

“单就花生种子来讲,我们的规模位居河南第一,在全国也比较靠前。”谈及自研的动因,李宪挺说,国家倡议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组建农科所补齐了“育”这一缺项。

年,金沃野公司首个自研品种进入推广销售阶段,年的种植面积达34万亩,已经达到李宪挺的预期。年,他准备再进一步,将农科所升级为农业研究院。按照研发计划,预计今年将推出3个新品种。

“从年~年,通过三个‘五年规划’,公司已初具规模。我们计划在第四个、第五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在花生种业领域做到最大最强。”李宪挺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金沃野公司将横向扩张产业链,纵向布局研发。

一个最新的动作是,年12月22日,金沃野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攻关“优质、抗病、宜机收花生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上市,已经是李宪挺谋划中的事情,他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壮大企业规模。

谈及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问题,李宪挺说,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但都要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对于种业企业而言,要走出去、走向世界,需要更具社会责任感、更具战略眼光的种业企业家。

编辑丨丁新湍

黄河鲲鹏如何扶摇直上?企业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