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读经运动rdquo孩子

▲儿童在私塾课堂里朗读与背诵经书。(南方周末记者翁洹/图)

年9月,《南方周末》刊登《这更像是一个耗尽耐心的故事:十字路口的读经村》,首次详尽报道读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近,一位读经少年写信给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七千余字自述其长年“老实大量读经”的经历,引起了广泛争议。传统经典进校园的趋势渐显,我们应该如何反思“读经教育”?

“读经教育”简单化到“复读机”式的水平,如此易于复制,以至发展成一种连锁培训商业模式,难道不能目之为“读经运动”吗?这种“读经运动”,表面上在弘扬经典,实则不仅彻底空心化了经典,更严重地是戕害了学生。——贺希荣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mo

王财贵先生等发起的“读经教育”已二十多年,毁誉并存。近日,读到“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颇受震动(点击蓝字,阅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随后,循信找到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于年5月7日的演讲——“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以读经运动为反思案例”,并了解到北京某书院的空山先生的回应:“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反省——致柯小刚先生”。作为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