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直言家有小学生小升初病句专题攻略快快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中较为常见的题型。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老师们都在给小学生讲病句的问题,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把句子理顺,前后句子再加以连贯并形成段落,就可以为写好作文奠定初步的基础。

首先,修改病句的流程,一读二找三找四查。

一读:就是先读通一遍句子,清楚地理解句子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句子的本来意思、主要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能进行正确修改。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让学生们知道这是一个比岁数和生活常理的问题。

二找:找出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要先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比如,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就违背常理,姐姐比我大,和后面的内容对不上。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把错的地方一一订正。比如,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把前句中的“十五、十六”两个词调整一下,姐姐十六我十五就正常了;另外,把后句中的“姐姐”改成“妹妹”,也理顺了关系。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新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其次,要注意辨析词性。

句子中某些词语词性不明,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最常见的就是代词,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这就要仔细看到底是指谁还是那个物体、方位等等。

小升初病句专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

2、让学生了解病句修改的方法和原则。

3、让学生掌握如何修改病句。

二:病句的定义和类型

1、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2、常见类型: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

结构混乱、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三:修改病句方法和原则

修改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

(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5、替换方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里抽出来,用其他词语加以替换,看看是否合适。

例如:美国人买人寿保险是相当普及的。

把“普及”换成“普遍”句子才通顺。

6、关联词语检查法

此法主要用于检查复句内部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例如:不管是上大学深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自学,也有可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这里错用了关联词“也”,造成分句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清,应把“也”改为“都”。

修改病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简单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的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真实性原则

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个人意愿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3、多法修改原则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多就少改”。如果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对象一致。

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四:病句的类型

用词不当

1、感情色彩不当。

例如:

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2、关联词用错。

例如:

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3、虚词使用不当。

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4、词性不当。

例如: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如: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

▲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

▲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

▲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电影周”后加“上映的”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例如: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

▲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

(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

▲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

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如: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去掉“从……中”

2、谓语残缺

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残缺。

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例如: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在“吃”前加“过着”,或去掉“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把“全校师生”拿掉。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主语“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介词短语,只能做状语,缺少谓语,应在后面加上“而努力奋斗”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面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例如: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运动”后加上“的问题”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例如: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5、关联词语残缺:

例: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不听。

在“我们”后加上“也”。

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例: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例: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3、宾语多余

例: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去掉“到处”

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7、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结合混乱

(一)句式杂糅

1、两种说法混杂。

例: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2、前后牵连

例如:当学校宣布把照顾孤寡老人李奶奶的任务交给我们组时,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句中“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的开头,牵连在一起,我们可以在“感觉”后面加上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

(二)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三)层次不清。

例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放到前面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如: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如: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4、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定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如: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领属性数量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名词

5、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如: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6、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如: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遇难死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概念误用

例: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为“图书馆增添了许多语文教学用书”。

6、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例: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该句前面是两个条件“抓不抓”,后面只说了“后继有人”一个结果,前后失衡,应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二字。

7、主客颠倒

如: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我对于数学”

五:句子语病修改歌诀

检查语病要细心,先看主干主谓宾,残缺搭配是病因;

再看枝叶定状补,能否搭配语中心。下面语病常常见,

熟悉现象心有底。是否恰当用词语,语序是否属合理,

前后有矛盾,更有不统一,替概念,有歧义,

句式杂糅使人迷,结构又胶节,语言重复又多余,

多层否定成后语。修改语病法牢记,添、删、调、换百病医

病句练习题

练习一: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修改)

1、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定,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有人寥寥无几。

3、王新和李强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4、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5、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6、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

7、里屋北院上房,他们老两口住。

8、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9、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10、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11、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

12、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13、我们初中学生,一般地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14、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种。

15、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万元。

16、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

17、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18、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19、狂风和暴雨哗哗而下。

20、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21、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3、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A.主语残缺B.谓语残缺C.宾语残缺D.主谓搭配不当

E.动宾搭配不当F.语序不当G.不合逻辑

1、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2、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3、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4、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5、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7、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8、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二、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六、下面四个都是病句,其中只有一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请选出来()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B.欢乐的歌曲响彻了大江南北。

C.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D.连绵不断的小雨似瓢泼一般倾泻而下。

七、下列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呼救。

B.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C.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D.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

八、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九、修改下面病句(在原句修改)

1、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2、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3、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4、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5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6、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7、两个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8、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9、《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10、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1、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12、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正在打扫教室。

13、读了《普罗米修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4、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5、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6、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7、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