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基层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实做强基层监督,精准执纪问责,强力推动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键环节精准监督

“春节期间,我们村上集体经济收益10万余元,支出6万余元。情况都明明白白的。”近日,赶场回来的成都市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群众邱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此前,该社区利用生态本底,着力发展共享民宿等集体经济项目,逐渐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金城路径”。但集体经济收入怎么样、开支在哪里,成为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打消老百姓对集体经济账目的顾虑,彭州市纪委监委指导金城社区搭建运用“智慧监督”平台,将村级“三务”(党务、村务、财务)随时呈现在村民面前,让老百姓心中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都有一本“明白账”。

村(社区)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四川省纪委监委把提级监督作为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指导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做实做细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并同督促职能部门全面监管结合起来,在分层分类、突出重点的基础上,推动职能部门采取成立管理中心、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方式,实现对所有村(社区)集体“三资”的有效监督。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监督。去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以专项监督为抓手,督促落实过渡期各项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盯住基层监督短板弱项,盯住乡村振兴“人、产、村”这个关键环节,认真谋划、接茬推进。

省纪委监委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经验做法,全面转化运用到乡村振兴专项监督中,制发《关于扎实做好专项监督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措施》等文件。成立专项监督工作专班,坚持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协同联动,紧盯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入居民家中、田间地头、项目现场访民情、查实情、问廉情,再根据走访情况逐级访谈村、乡、县、市党员干部,以具体问题倒逼四级书记一起动手抓乡村振兴。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先后组织力量深入36个县、66个乡镇和个村开展调研督导,发现和督促解决重要问题67个。

泸州市合江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福宝镇渡口村向群众了解涉农政策落实情况。(刘传福摄)

严惩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年2月15日上午,广元市苍溪县百利镇新龙村村民罗会德打开了天然气炉灶,放上高压锅,忙着准备午饭。

去年9月,新龙村有村民举报原村主任邓某贪污群众天然气集资款,致村里多年未安装天然气设施。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室、组、乡三级联动核查,最终,因涉嫌挪用民生资金,违反群众纪律,邓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下,百利镇党委组织召开违纪资金清退会,将违纪资金悉数退还群众,并跟踪监督安装进展,让全村户群众春节期间都用上了天然气。

当前,乡村工程建设、“三资”管理、民生项目仍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四川省纪委监委坚持强化办案引领,加大对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的监督执纪力度,着力治理县、乡两级在乡村建设领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重点聚焦人、项目、资金,坚持典型问题重点督办,直接一竿子插到底。

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件、处分人。今年将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省纪委全会安排,继续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更大力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织密统筹联动的监督网

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大、新建项目多,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强化监督势在必行。为更有效地开展专项监督,四川省纪委监委运用“互联网+”模式,把村级财务账本从“线下”搬到“线上”,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监管单位的监管要求设置在线记账规则、程序和要求,为村(社区)提供智能、快捷的记账方式,为监管单位在线实时监管提供载体。

去年以来,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一卡通”监管平台全面建成运行,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项财政补贴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实现项目在线审批、资金在线发放、问题在线解决,实现全流程监管。

同时,为强化基层监督力量,四川省纪委监委通过推动村党支部纪检委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联系联动,统筹派驻、基层的监督力量,在一些乡镇纪检监察机构探索划片交叉监督等方式,深度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增加监督效果,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

全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努力增强基层监督质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泸州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村务公开事项、要素、语境、时间、方式、责任和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六定三化”模式;甘孜州纪委监委积极构建“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室组”联动监督机制作用,统筹用好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宜宾市珙县纪委监委建立村级事务“双线”监督模式,聚焦村级财务管理、项目建设、惠民政策等重要事项,“线上线下”同向发力,防止“暗箱操作”。

此外,为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监督中的作用,年6月,省纪委监委在成都市郫都区、绵阳市盐亭县等13个县(市、区)开展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先后组织开展小微权力清单梳理、平台建设、培训推广、业务受理等工作。通过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仅在试点地区就接收到群众投诉件,目前已办结件。

“我们已修订出台《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深度整合监督力量,切实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固化下来,不断推动基层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纪委监委将把做强基层监督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群众身边的问题由群众身边的党组织来解决,夯实专项监督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编辑:游洋漪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