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穷柴火,富水缸,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
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常常会说一句俗语,“穷柴火,富水缸”,城里的孩子应该是听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因为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柴火,也很少见到水缸这种工具。但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些东西十分熟悉。
什么是柴火?过去农村人烧火做饭可不是用煤气,更没有天然气,烧的是秸秆或者从山上砍下来的木头,这就叫柴火。在厨房里,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专门负责往炉灶里添柴火。秸秆就放在自己的身后,随手就可以拿到。为什么叫“穷柴火”呢?因为当时穷人家只能烧得起这个。
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可以烧上煤气或者是沼气,但那也只是偶尔用一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逢年过节做饭,主要还是烧柴火,这是当时农村普遍的生活方式。什么又是“富水缸”呢?水缸是什么样子?圆柱形,大大的开口,旧时农村没有自来水,吃水用水得到河里去挑。
如果家里有一口缸,那就可以用来存水,平时用水就方便些。但是穷人家买不起大缸,只能买小缸,这样如果家里人口多的话,用水量大,小缸就起不到作用。我记得小时候下午一放学,母亲就将我赶去河里挑水。
因为要做晚饭,晚上家里人还要洗脸洗澡,水少了怎么行?而从河边到我家这里还有点距离呢,这也成为了我小时候印象当中最深的记忆。穷柴火,富水缸,如今已经全部成为了历史,因为即便是在偏远的农村,现在也已经通了自来水。
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从来没有这么方便的事情。我记得小时候最方便的时候,是家里有了一口压水井,有了压水井,不用再跑到河边去挑水,但是还是要把水从压水井里压上来,挑到缸里,但是已经是很方便了。
至于烧火的燃料,后来农村不能再烧秸秆了,山上的树木也不让砍了,再加上条件好了,我们家也能烧上煤气了。生活在变,再后来,我们一家人搬到了城里,买了新房子,连煤气都不用了,改成了更方便的天然气。
水缸已经成为了历史,变成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孩子读书,每次学到“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段时,总要问我,什么是缸?我指着图片,然后用手比划着做出个样子,但是孩子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东西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是曾经的记忆。对于这些记忆,我们要保存下来,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记住曾经苦难的生活,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中国农民一代代从苦难中走过来,所以才会倍加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作为下一代人,我们不能因为过得稍微好一点了,就忘记根本了。千山万水不忘来时路,忘记了根本就很容易走回老路。穷柴火,富水缸,我们希望永远成为过去式,我们也坚信,未来的生活会越变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