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颜值只为你最美
——张家界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5日讯(记者高甜甜通讯员邱克明)今天上午,张家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展现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取得的成就。
发布会上,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敷建作成就发布。湖南日报社张家界分社、红网张家界站、张家界日报社等10家省、市相关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就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生态环保督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家界建市以来,特别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张家界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绿色张家界。如今,张家界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成效显著。
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新中国成立的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70年间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超过以往历史时期的总和,我们经历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三个阶段的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张家界市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本身对土地等自然条件的依赖,使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自然资源产生过度依赖,导致了毁林开山等事件的发生;在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我市曾一度偏离了对自然的正确认识,“靠山吃山,有水快流”成为上世纪80年代典型的认识和做法。
面对低质量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张家界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绿色张家界。
空气更清新。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年,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优良率为93.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PM2.5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8%;PM10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4%;没有发生重污染天气,成功创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有望全面完成省定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水质更清澈。全市所有地表水监测断面保持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在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位居全国第十五名。
城乡更清洁。深入实施“六城同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洁净、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建立健全城乡统筹、不断扩面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农村重金属污染源治理,相继投入1亿元,重点治理慈利县枧潭桥断面,通过治理,当地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断面镍浓度年均值从年的0.mg/L下降到年的0.mg/L,浓度值下降79.6%。年1-9月,该断面镍浓度均值为0.mg/L,比去年同期下降52.8%。
生态更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99%,居全省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2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 生态村镇9个,省级生态村镇个,市级生态村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33个,武陵源区先后建成 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定不移地坚持高位推进,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年,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架构对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进入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层面,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生态环境统筹、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年,张家界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绿色张家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先导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年)》,实施“碧水守护、蓝天保卫、净土攻坚、大地增绿、城乡洁净”五大行动,形成“1+1+N”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体系。张家界市政府不断加大生态创建资金保障力度,将环境保护投入作为预算保障和财政支出的重点,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支出比重。年,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污染防治不低于30%,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不低于50%;对纳入年度生态文明创建的乡镇和村分别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启动资金;按人均不少于30元的标准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经费。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万元,采取“以奖代投、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生态创建。引入市场机制,采取EPC、PPP模式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建立了市县(区)人代会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制度,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视察,市政协每年组织生态环境保护课题调研。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出台《张家界市城镇绿化条例》《张家界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张家界市八大公山 自然保护区条例》。全面推行河长制,建成覆盖全流域的四级河长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4平方公里,占国土空间30.98%。
坚定不移地强化铁腕治污,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坚持系统治理,实施全方位、全地域和全过程整治,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责任综合施策、共同推进。实施蓝天保卫行动。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完成华新水泥、南方水泥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均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到位。关闭退出采石场、采砂场等“散乱污”企业24家。完成3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整治,淘汰高排放公交车辆56台,划定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限行区域和限行时段。加大在建工地扬尘整治力度,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63套,绝大多数在建工地完善了“6个%”整改措施。市中心城市规模以上经营性餐饮油烟和经营性“七小”行业燃煤炉灶基本整治到位。市政府发布了秸秆焚烧通告,各区县均划定秸秆禁烧范围,并积极开展巡查检查。实施碧水守护行动。建成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公里。完成10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工作,启动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10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3家保留煤矿矿井废水和2家已关闭煤矿矿井涌水治理。禁养区退养畜禽规模养殖场30家、养殖专业户家;适养区、限养区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6%。大鲵自然保护区内29.2万平方米网箱、12处拦网35.1万平方米、个抬网、34个定置张网42.5万平方米、20处水上餐饮娱乐设施全部拆除,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整改销号。实施净土攻坚行动。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市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药使用量实现减量5%。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高效施药机械更新率达80%,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比率达21%。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继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初步掌握环境风险。进一步深入开展涉镉排查,确认全市范围内无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加强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明确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工作要求,初步形成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联动监管格局。实施大地增绿行动。截至年末,活立木蓄积量.66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53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0.93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2平方米。实施城乡洁净行动。“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形成。累计建成8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并配备了垃圾箱、垃圾桶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个行政村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整治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4个。4个区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任务和个重点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建成分散农户单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6座,多户合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座。推进“夏季攻势”整改。自年以来,每年发起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等问题整改,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紧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的重要目标、节点和环节。年,全面完成省定7大类47项整治任务,完成率%。年,涉及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夏季攻势”任务清单共6大类问题中,项具体任务(城市建成区建筑施工地扬尘治理全市按1项任务计算),已完成项。
坚定不移地坚持问题导向,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更加扎实。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向张家界市交办的71件信访件全部办结,反馈的9个问题已整改完成7个,“涉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整改”“慈利县枧潭桥监测断面重金属超标”等2个问题正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涉大鲵自然保护区88个水电站关停86个,已停止发电86个,拆除大坝30个。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的个问题已办结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群众信访件87件,已办结85件。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整改更加有效。针对“绿盾”专项行动建立个疑似问题,其中大鲵 自然保护区个,八大公山 自然保护区53个,索溪峪省级自然保护区53个,杨家界县级自然保护区13个,经核查,57个点位不在保护地范围内,已整改完成个,共计个疑似问题可以销号,整改完成率达67%。其它问题如水电站等,按整改方案持续推进整改。环境监管执法更加严格。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89件。办理重大环境违法案件16件,其中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件,刑事拘留1件。妥善处置永定区龚家垴“11.27”重油泄漏环境事件。及时、稳妥处理群众各类环境投诉件,受理率、办结率达%。年1-9月,全市下达行政命令3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5起,罚款.万元。按照四个配套办法办理环境违法案件9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3件。全市通过“”热线、红网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