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古灶五百年窑火不绝扬民窑陶艺精粹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zkyy.com/
文/图羊城派记者周哲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石湾陶瓷正是佛山陶瓷桂冠上的明珠。石湾源远流长的陶文化最好的见证者当属南风古灶。南风古灶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东平河畔,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年),五百年来窑火不绝,一直保留着柴烧陶器的传统,是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南风古灶的陶器以日用器具为主,题材广泛、造型多样、釉色古朴厚重,广采众长,独具特色。其产品风行珠三角,畅销海内外,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国民窑陶艺的精华。依山傍水五百年薪火不息据考古发现,石湾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距今近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其后,石湾陶业不断发展,在唐宋时期逐渐成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佛山市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霍达炎介绍,石湾陶业的从业人员最多时有六万多人,行会超过24个,龙窑有座之多,烟火旺盛,日行月继,生生不息。石湾窑一般依山坡而建,取其倾斜顺应火势、宛似巨龙从天而降,因而被称为“龙窑”。现仅存三座,南风古灶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龙窑。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陶器,是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被誉为“柴烧五百年,世界活文物”。以前,当地居民大都以陶业为生,龙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与家里煮食用的炉灶同等重要,因而称龙窑为“灶”。南风古灶的燃烧室正向南方,窑尾榕树成荫,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南风古灶”。据霍达炎介绍,石湾有“前际大江,后枕岗阜”的地理优势,过去的石湾丘陵起伏,有近百个大小山岗,蕴藏着丰富的陶泥、岗砂;主河道东平河上游连接粤西、粤北和云南、湖南,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下游连接珠江入海口,为贸易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佛山发达的手工业所产生的玉器、金属碎料和河涌、鱼塘淤泥中丰富的成分,以及附近农村的稻草灰、桑枝灰等可制成上乘的石湾传统釉料。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促成了石湾制陶业的生存与发展。窑灶革新展现千年劳动智慧南风古灶是从元代“文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而建的,从长度到投柴孔都作了变革。把原来设在两旁的火眼改在窑顶上,并增设为每行5个,每个火眼的距离缩小为30厘米左右,使窑内各个不同的部位都能投进木柴,克服了过去火候不均匀的缺点,同时龙窑的长度也从初期的30米增加到40米。在漫长的岁月中,南风古灶不断生产也不断修葺,现窑体总长34.4米,窑室内长30.87米,窑面有投柴孔29排,每排5个。由于火眼的存在,南风古灶窑身的不同部位有温差,需要有经验的烧窑师傅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和要求而安排装窑位置,全凭一双“金睛火眼”判断窑内“火色”,灵活掌控投柴的时间、数量和速度。这一改革既增加了窑洞容量,可提高产量,还提高了煅烧的效率。明代石湾龙窑的改革、装窑和煅烧技术的提高,为后来石湾窑仿造历代名窑产品,创造出绚丽缤纷的各种颜色釉提供了技术条件。“龙窑烧陶以烧木材为主,不同于北方窑的木煤混烧,其烧出的陶器釉色古朴厚重,层次分明,古色古香。”霍达炎感叹,“南风古灶的出现,是石湾陶瓷生产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陶瓷生产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南风古灶是古代窑灶技术的顶峰,是古代陶艺匠人千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风格独特石湾陶瓷蜚声海外以南风古灶为代表的石湾民窑生产的陶器类别非常丰富,以日用陶为主,风行两广甚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当时,从“三煲一钵”到面盆、糖缸、洒埕、瓦枕等等各种生活用器到花盆、琉璃瓦、瓦脊等园林陶,石湾窑无不畅销。“石湾民窑,特别是岭南建筑中常见的瓦脊,是园林建筑和艺术相结合的精美陶器。”霍达炎介绍,南风古灶这样的石湾窑生产的陶器花样众多、题材广泛、釉色丰富,不局限于单一花色,没有规定的形状,充满个性化的色彩。除了这些之外,石湾公仔等艺术陶瓷也逐渐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陶艺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民窑不同于官窑,在创作和生产、销售上不受官府的限制,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感情寄托、融注在作品中,使之具有生命、情感与意绪,从而形成石湾窑博采众长、不断创新、题材广泛多样、生动灵活的独特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而南风古灶更是成为中国陶瓷民窑的代表。”霍达炎表示,民窑传统为石湾窑的繁荣兴盛注入了活力,它体现出一种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石湾窑的基因。石湾窑的独特艺术风格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石湾陶瓷早就蜚声海外。据霍达炎介绍,早在清代,就已经有石湾的老板、工匠前往越南开设陶瓷工厂,建起宝源窑与同和窑,烧制陶瓷产品。“石湾窑在古代不仅输出了产品,还输出产业、输出了技术和人才。”霍达炎表示,南风古灶以及石湾窑对东南亚的陶瓷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当地很多建筑还有石湾窑的痕迹。打造现代园区传承柴烧技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制陶技艺也逐渐趋向工业化。南风古灶作为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柴烧龙窑,承担着双重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佛山传统陶文化的图腾,另一方面是佛山现代陶瓷产业的起点。据南风古灶总经理张滢介绍,目前他们正致力于以南风古灶为中心,将石湾陶文化和现代产业精神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石湾陶业,“这是我们文化传承者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在。”据悉,近年来,他们围绕着南风古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千年之烧、佛山陶瓷艺术文化节、国际柴烧节、陶师秋祭等等,努力将石湾打造成世界陶文化圣地。“同时,我们从年开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已有四百多户文化交易类商铺入驻,聚集形成古玩街,家居艺术街,茶文化街,原创街等等,同时全面升级三千平米的玩陶培训基地,开设陶艺文化课程,让游客亲身参与到陶艺制作中。我们还开展了品香、咏春、剪纸、扎染等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体验课程,让游客一站式全面体验岭南文化。”张总介绍,景区及周边已经聚集了近十名国家级陶艺大师的工作室和展馆,多名省、市级陶艺大师也落户在此。“南风古灶直到今天还在烧制产品,保持每月烧两窑,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方法。如果龙窑不使用了,古老的龙窑技艺如何保存呢?这种最传统的柴烧技艺吸引了很多年轻柴烧爱好者,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南风古灶,亲手烧制,这就是一种传承。”张滢说。来源|羊城派责编|李程实习生|梁敏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