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邺城博物馆陶瓷藏品看古邺人的生活

苯丁酸氮芥 http://m.39.net/pf/a_5231270.html

在邺城博物馆的众多馆藏文物中,陶器(瓷)占有巨大的存量,从新石器时代到邺城作为帝都之城的消失以及后世沧桑的延续,陶瓷物品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见证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邺地人依靠智慧和勤劳,筛土成粉,和粉成浆,澄浆为器,炼器成型,化腐朽为神奇,经历了捏土成金的裂变,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种陶瓷器物,鲜活的呈现出来,并一度赋予了生命和灵魂,形态各异,登堂入室,有的成为宫廷重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原本简约古朴的社会,却展示着高雅的品位。

陶,是多音汉字,拼音táo或yáo,通“窑”。起先“陶”字没有“阝”旁,“匋”的本义土山,无石者。后来在其左边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义表示制陶时从高坡上取黏土之义。陶字的形成也就定性了陶器的属性,“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陶”字中的“缶”汉语词典解释为“大肚小口的瓦器”,也可以是解释为“古代瓦质打击的乐器”,说明陶可以发出音乐的旋律。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渑池之会”——“秦王击缶”和《庄子·至乐》中“庄子击缶”,证明了陶器“缶”作为打击乐器在当时已经比较盛行,古朴的陶器已经普及平民和走上了帝王将相的台案,在充当饮食器物的同时,也扮演着高雅的角色,用简约古朴的器型来调节生活的品位。

陶器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建筑构件、装饰用品、餐饮用具、乐器娱乐、储存设施、墓葬冥器等几大类,其中每一类能遗存延续到今天的器物,都成为了价值不菲的“国宝”,它承载的信息含量和研究价值更是无可估量。今天,我就邺城博物馆陈展的饮食方面的部分陶瓷制品,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从中体会古代简约古朴的陶器所包含的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邺地人高雅的生活方式。

作为饮食方面的陶瓷器制品主要有炊具类、饮器类、食用类、盛放类几种,它们形态各异,纹饰不一,功能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在当时物质匮乏、生产条件低下的情况下,能把饮食器具分设的如此详尽,本身就折射出邺地居民生活品质,在慢节奏、简约古朴中享受文化的熏陶,感受生活的优雅。

炊具类:主要有鬲、甑(zeng)、釜、鼎、簋(gui)、鬶(gui)等。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新石器时代已有陶鬲出现。后期出现青铜鬲,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鼎足是实心的,这是“鬲”和“鼎”的区别。

“甑”古代的蒸食用具,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极像现在的蒸笼。

.

.“釜”古炊器,圆底而无足,口圆形,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锅”的前身。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与陶灶相配合的陶釜,比起三足鼎、鬲更为集中火力,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釜的出现逐渐取代鼎、鬲成为主要炊器。秦末出现的成语“破釜沉舟”和曹魏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便佐证了秦汉、魏晋时代釜的普遍使用。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目前在邺城博物馆第二展厅就陈展着一组由小到大的七件陶鼎,据邺城文保所人员介绍,该组陶鼎出土西太平村的一座墓葬中,是村民在七十年代浇地时发现的,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并未发掘,按此推论该墓葬至少是卿大夫的墓葬,现墓葬保存完好,有待发掘。

簋(gui)黍稷方器也。周礼舍人注,方曰簠(fu)圆曰簋,有盖有耳。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目前陶簋发现较少。

鬶(gui)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形制与鬲相似。三足空心,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称作“喙(hui)”。《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这种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

单单从炊具类的用品在邺城博物馆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当然不只这些,不同的用具有不同的功能,既反映了炊具改革的进步,也折射出生活饮食的多样性。(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