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之地锅美食
说起儿时过年,虽然那时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是每到腊月,家家都会忙着准备年货,各种肉、鱼、花生、瓜子、糖等等。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是最基本的,当然最期盼的还是全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过大年。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柴火地锅做的美食。
第一次接触柴火地锅做的食物,还是很小的时候去外婆家吃的。现在还记得吃到地锅做米饭时,生成的锅巴,那带着柴火气息及香香脆脆的口感至今难忘。
由于我经常跟父亲吵着要去外婆家吃地锅做的美食。后来父亲就在院子中,用泥土糊了一个炉灶,虽然简单粗糙,但是却满足了我小小的胃口。这个炉灶只有每年准备年货的时候才会用,每年腊月二十以后,家里就要陆续准备过年吃的食物了,有炸鱼、炸红烧肉、酥肉、炸丸子等等。
父亲和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材料,鱼要清洗干净切块腌制,带皮五花肉要提前煮一下然后切成方块状,精肉则是切成小条备用,炸丸子的肉馅和萝卜也要提前剁好并拌上鸡蛋、面粉、淀粉、调料等备用。
然后就要准备炸了,父亲会先把地锅用的大铁锅拿出来,洗刷干净,然后清扫一下炉灶,而我一般也都会在旁边打点下手。地锅用的树枝,则是父亲提前带着我去树林里捡的。准备好炉灶,架上铁锅,锅中倒入半锅的猪肉和花生油的混合油,待油温烧热后就要开始炸了。父亲炸食物时,我都会从母亲手里抢过烧火的活儿,而母亲则在一边指导我,怎么烧火,什么时候火大点,什么时候火小点。那时很喜欢烧火,看着炉灶中火红的火苗,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整个人都感觉身心温暖。
父亲则是全神贯注的炸食物,先是把腌制好的鱼块放入铺满淀粉的簸箕中,然后摇动一下,所有的鱼块就裹上一层淀粉,再一股脑的倒入油锅中,磁磁磁磁……父亲会迅速的盖上锅盖防止油溅出来,不一会儿鱼块就炸好了,用大漏勺捞出来放在盆子里,看着香气四溢的鱼块每次我都忍不住先品尝一块。
炸完了鱼就是炸酥肉,酥肉则是提前拌好了,这时将油温降下来,用筷子将拌好的肉条,一条一条的放入油锅中,然后炸至金黄色,香香酥酥的酥肉就炸好了。
再来就是丸子了,丸子炸起来比较麻烦,要用手一个一个的挤入油锅中,用小火慢慢的将丸子炸至金黄色。每次丸子一出锅我都会拿着小碗跑过去先装一碗,继续一边烧火一边吃着丸子,往往东西炸完了我都吃饱了。
最后则是炸红烧肉,我们那里的红烧肉很大块,炸之前父亲会往油锅中加入蜂蜜,这样炸出来的肉块色泽红润,待油热后将提前切好的肉块一股脑的倒入锅中,剩下的步骤则跟炸鱼差不多。出锅后的肉块,颜色红润,很好看,最有过年的气息了。吃的时候可以切片炒着吃,放到汤里煮着吃。看着很大块一的肥肉,实则肥而不腻,那时虽然年纪不大反而每次都能吃几块。
大年三十父亲和母亲都会忙碌一下午准备年夜饭,吃饭时虽然人不多,但是看着一整桌子的菜,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年味立马就有了。这年味不仅仅指桌上美味的地锅美食,更是能和亲人一起团聚,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