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风味荣禄春和它的小笼下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

上期回顾,点击下方链接

绍兴风味荣禄春和它的“小笼”(上)

当时这种精致的小笼汤包,属于高档点心,起初生意还不广。孙寿荣又动了脑筋。在旧社会大筵席上,除了菜肴外,还有二道甜咸点心。那时绍兴最大的菜馆是轩亭口一一新。老板张福生,孙与张相熟,就向其商量,你们席上的一道咸点心,是否可用我店的小笼汤包,每桌二笼或四笼,由我店按成本提供。张答应试试。由于小笼味美,一上桌大受欢迎,很快传播开了。

这样“小笼”的声誉日益提高,销量也日见增加,从而成为绍兴的风味名点。荣禄春也越开越大,弄堂馆后面的许多房屋,先后均为孙寿荣购入,作为营业场所,由原来的十多平方增加到数百平方,职工也有二三人增加到三十余人,成为绍兴城内首屈一指的著名点心店。孙寿荣亦成为拥有相当资财的老板了。

但孙寿荣虽由摊主变为老板,而其个人和经营作风却一直不变。紧紧地在店内把关,一把服务关,二把质量关。他每天总是在门口招呼迎送顾客,同时监督作场的用料和制作情况,甚至炉灶上的火候也极注意。他平日对职工业务上的要求很严,对其他生活待遇等方面则颇为优惠,到该店工作的职工,很少中途辞退的。自己的独生儿子孙宝华也叫他学做各种点品,以后才叫他管帐,不让他有小老板习气。

荣禄春精制的“小笼”特点是:肉松口(斩得不糊)、皮子薄(人们赞誉该店干扦来皮子象纺绸)、鲜水多,装笼时注意各个距离,不使粘连,小笼用荷叶垫底,掸上麻油,现蒸现吃,开笼时有一股香味。具体规格:一笼十只,用后腿肉二两,八成精,二成肥、高挡面粉一两,(不加发粉)另肉冻一两,猛火蒸七分钟出笼。吃时另加葱花蛋丝紫菜猪油汤一碗,米醋一碟。

凡品尝过荣禄春小笼的顾客无不称誉,有所谓“到绍兴不吃荣禄春小笼,算不来真的到过绍兴”。其声誉历久不衰。荣禄春除突出的制售小笼外,其他品种还有蒸馄饨(肉、虾仁)、片儿川、拌川和虾仁小笼、蟹仁小笼等均甚有名,一般的咸、甜大馒头、候口小馒头质量也胜过同业。

荣禄春兴隆以后,也有人与之竞争,在该店隔壁开起一家禄阳春,在附近昌弄对面开起一家福禄春,企图压倒该店,但由于荣禄春坚持质优、量足、服务好,终于战胜对手。以后虽还有高升楼、聚丰园等也制售小笼,但均不能胜过该店。三十年代中期是该店的黄金时代,每天售小笼三百客,加其他点品,营业额在一百银元左右。抗战起后和沦陷初期营业略减,以后继续上升。

沦陷时,孙寿荣曾遭到二次飞来横祸。第一次是来自敌特机关三十五号。他们知道孙寿荣因开荣禄春而致富,颇为殷实。以莫须有的“通国民党游击队”的罪名,逮捕了孙老板,多方恐吓,结果以黄金二十两了案。时隔二年,又是这个三十五号,仍以同样的罪名,抓去了小老板孙宝华,关入牢房,用大狼狗畏逼,几经周折,又以十两黄金了案。其他白吃借钱不计其数。孙氏父子遭此残酷打击,但他们的事业心还是很强,坚持搞好业务,不稍松懈。直至抗战胜利,这些敌特汉奸抱头鼠窜,而荣禄春尚存在。

解放以后,该店老板对过去遭受欺压的记忆极为深刻,对共产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甚为拥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表现较好。一九五〇年底扩大经营,加营饭菜。以后又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取消陋规,争取社会主义改造。

一九五六年实行公私合营,改为荣禄春饭店,因孙寿荣年老,由其子孙宝华任私方经理。一九六四年改名新春饭店。文革期间,又改为东方红饭店。这时“四人帮”当道,极左空气弥漫,过去经营的好经验,一律指为资本主义腐朽作风,全部抛弃。私方人员也靠边站。内部混乱,吃大锅饭思想严重,该店名点特色亦失去光彩。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人民政府拨乱反正,大抓企业的经营管理,恢复原牌号荣禄春。特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荣禄春正如老树逢春,又复生机勃勃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