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匮乏的年代,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人之一生,梦想最重,纵然岁月流转,年华老去,亦不改当年模样。犹记当年,如何峥嵘岁月,即便千帆阅尽、岁月蹉跎,到头来,依旧是意气风发之少年儿女。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中,多少人为了兴国强邦而努力,纵然钢材匮乏的年代,中国也想尽办法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古田号。只是,这艘船终身仅航行过一次,多少人倾注在其身上的梦想,都便如此而去。

造船航海业的一大创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对于钢材最为匮乏的年代。那个年代,钢材的作用随处可见,不论是小到出行的自行车,亦或是大到航海的轮船,皆离不开钢材。即便在今日,大都市还是会有人比喻为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组合体。

此言真是不假,在现今这个发达的年代中,钢筋与混凝土的作用随处不见。平底高楼拔地起是为何?自然非那些泥瓦能够比拟的,现代社会,好似和钢材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而在那个年代,为了炼制钢材,更是一度有着全民炼钢的疯狂。当然,那些都是短暂的插曲,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钢材的匮乏,限制了中国许多方面的发展,例如船舶制造行业。

四处遭受桎梏、局限之下,满含爱国之情的国人依旧绞尽脑汁力图发展国家经济、工业等多方面。而在船舶制造业中,也有这么一群满含梦想和信念的人们,他们转换角度,意识到钢材的匮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状。那么,用其他材料来代替钢材,是否会有所收获呢?

而结合当时社会现有的资源考量,马尾造船厂的从业者们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用水泥来取代钢材的重要作用,建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的可能性。倘若成功,这艘水泥船便能成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创举,令无数人兴奋的无法入眠。

那么,这样的设想和创举,是否能成功呢,这便需要开始追溯船的进化史。世间万物,都是一步步进化,活物是自动进化,如船这般工具性的行驶物品,便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被改进。

船舶的进化史

最早的船舶,或许并不能被称为船舶,最多被勉强称为——船舶的前身。世人皆知,地球上的水面积极大,陆地与海洋、湖泊相互连接,无可分割。故,想要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自然需要寻求工具跨越山河大海。

于是,史前便出现了木为舟的故事,史前人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木材能够漂浮在吞人的水面之上,他们自然是兴奋不已。于是,便有了吃螃蟹的人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其实,他们并不懂得何谓浮力,但这些史前人类善于利用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

从小木块开始,一步步尝试,最终,终于有人能够凭借木板漂浮在水面上,而非沉入水底。然后,便开始对木板的更新换代。然后,便有了更加方便的独木舟。后来,又对担任的独木舟进行增大处理,变成了木板船,载重亦有所增加。

当然,到了木板船时代便开始了百花齐放的场景,江南乌篷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摇摇晃晃之后是雨中听声、灯火阑珊;渔船,则承载着许多人的一生,有人在船上出生,有人依仗渔船为生,有人,在船上离去,一艘船,一代记忆,一份传承。

莫论其他国家,便是中国,在古时就有许多船只,它们各有不同和功能,但最大的和唯一不变的,或许便是能够载人。后来,随着军事势力的发展,战船亦成为了一种需求。不论其他,便是清朝的北洋水师,想来就如雷贯耳了。

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诞生,这昭示着钢船时代的到来。关于动力的问题,也从最原始的人力、风力等等发展到了机器驱使。关于机器,又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可见,船舶的发展,亦是环环相扣的过程。

发展至今,船的形态更是有了多重改变,严格意义而言,潜艇、航母皆为船舶,只是其技术含量更加的高超。当然,讲述这么多的过往,最终所想表达的,便是水泥造船的设想,并非空想,只要能够突破技术难关,一切皆有可能。

三年磨一剑,回以昙花一现

经历三年的研制和钻研,古田号在年顺利下水。古田号的造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的船身合计有三千吨之重,其主要材料便是水泥。单单是材料之上,古田号便有其巨大的意义,它选择性的规避了中国当时钢材匮乏的短板,造出了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

此消息一出,在当时是十分令人振奋的事情。马尾造船厂为了研制这艘货船,也是耗费巨大,索性最终成功,古田号顺利与世人相见。据介绍,此船全长一百零五米,宽十四点五米,续航能力可达两千五百海里。

古田号下水之前早已设定了具体航行路线,从福州出发,最终抵达上海港口。一路行程,装载着满满的货物与信念。古田号不止是一次尝试,亦是我国国人对于现有技术的一个挑战,其实,不论成功与否,这份精神,便值得被肯定。

最终古田号不负众望,顺利抵达上海,卸下了货物,而后踏上归程。但归途不如去程来的顺利,古田号的雷达出现问题,险些撞上南澳县的七星礁,庆幸的是船长经验老道,提早发现问题,并且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诸位,想来是直到礁石碰撞船体可能会造成的危害的。最终,试航顺利完成,自然,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这艘世界最大水泥船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当中了。但事实呢?却与之截然相反。

古田号的试航,是它船舶生涯唯一一次下水航行,从那之后,它便被搁浅了。至于原因,或许便要从它的特殊性说起。因古田号是水泥制作而成,故存在许多技术难关需要攻破。

单单一次试航,古田号便出现了因载体过大,故而耗油量巨大的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巨大的重量需要更多的油储来托载运行,这本身便是十分不投巧的做法,无形中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这对原本就主打价格优势的货船而来并非好事。

古田号的第二个问题便是其船身并不经碰撞,水泥对上本就磐石的礁体,谁胜谁负,不言而喻。第三个问题便是船头位置已然水泥开裂,这个问题倘若不加重视,或许会在日后演变成漏水等严重情况,最终导致船体沉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假以时日或许是能够克服的,可古田号为何一次航行之后便被搁浅了呢?除却其自身的缺陷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外界。

三年时间,斗转星移,社会现状在不断改变,随着钢材生产力的提升,奇货可居的钢材价格稳步下降,昔日匮乏的情况,竟也一去不复返也。

相比于克服重重难关成就古田号,反倒是另起炉灶重新购置钢材建造船舶来的更为划算。于是,古田号被彻底闲置在港口之中,不再出现于世人的眼帘之中。而许许多多钢材构筑而成的货船,宛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开启了繁荣的海上运输之旅。

逐渐之间,古田号便成为了一段过去,甚至不曾出现在小一辈的脑海中过。年,被闲置多年的古田号才得以重见天日,但这次,它成为了马尾商船学校的教学实习船。重新航海,是一场无法圆满之梦,古田号褪去了时代的意义,变成了一个单纯纪念品一般的存在。

这样不好吗?俨然并非如此。人贵在创新挑战,而创新便意味着无数可能,成功只是无数可能中最好的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古田号当时构建起来的设想便是装载粮食、化肥、煤等重量级选手,可其本身的船重,或许便已超过这些的总重。

关于古田号,年,我国相关方面也是给出了较为专业的意见的。钢丝网水泥船存有诸多优点,但因不耐碰撞、船身重等暂时无法攻克的致命缺陷,故被判断为不适宜推广。实践出真知,在古田号身上倒是可窥一二。

很长一段时间内,古田号都停靠在马尾江滨东路中洲村,原本,许多人以为这座庞然大物将永远矗立于此。

后来,当地开始修建道路,古田号因长期没有使用,俨然无法驱动。在紧张的工期和古田号的碍路之间,最终所有人有了取舍,古田号成为了待在岸上的世界最大水泥船。

年,古田号所占用地被拍卖,它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两年之后,经过严密的规划和筹谋,古田号被拆除,一些重要配件被送往了专制学校,而整个船身,就此消散在人世间。

这艘在中国钢材匮乏年代中诞生的世界最大水泥船,终身仅航行一次,便完成了自己的谢幕仪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9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