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车BU三变余承东说智选是更高阶的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7.html

余承东语出惊人,华为车必有新闻。

5月28日,国内首场线下车展粤港澳深圳大湾区车展开幕当日,在华为合作小康赛力斯AITO品牌展位上,华为颇有「东道主」的气势,带着7款配色的AITO问界M5,摆满了当天的展台。

毫不夸张地说,AITO可能是继比亚迪之后,车展上最火的展位之一。

当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再次语出惊人:「M5是用百万豪车的标准来定义,而M7要超越百万豪车的标准。」

余承东所说的M7是继M5之后推出的新一代豪华SUV,由于上海疫情延迟,将于6月底发布,7月底开始交付。

M7到底有多豪华?

余承东开启夸夸模式直言「M7是全世界首个让领导休息很舒服、能超越阿尔法、以及所有高端豪华MPV的豪华SUV」。

虽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听了余承东演讲直言「想扔鞋」。但透过余承东夹带私货的演讲中内容,可以确认,华为车BU其实已经完成了内部商业模式的迭代与确认。

01、华为车BU三变

「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华为车BU部门离成立刚好过去了三年。

年4月,华为首次以Tier1的身份登陆上海车展。当时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了消除车企顾虑,第一次对外提到「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车企造车」。

没过多久,任正非决定对华为布局智能化汽车「再进一步」,一声令下签署了组织变动文件,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将原本负责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的王军,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

刚成立时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组织结构图

所谓BU即BusinessUnit,与BG在华为内部是并列关系的一级部门,当时BU有二,CouldBU、车BU,而BG有三,分别是企业BG、消费者BG(后改名为华为终端BG)和运营商BG。

此前华为所有与汽车相关业务都在企业BG的范围内。当汽车作为BU成为独立部门,也意味着此项业务正式成为华为大动脉之一。

三年中,任正非签署过有关车BU部门的三个重要文件:

第一份文件是年5月,华为成立车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

第二份文件是年11月,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式划分到消费者BG,隶属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管理;

第三份文件是年5月,余承东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身份。

以三份任正非亲自签署的文件为主线,开始了华为车BU三变。

第一变:王军坐镇。在王军带领下,年华为车BU部门上演了一场悄无声息的「招兵买马」。

一年时间,智能汽车业务的兵力从到人,人数翻了10倍,当时车BU部门孵化出5个产品部门,包括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网联产品部、智能电动产品部和智能车云产品部,车BU部门基本成型。

以此,内部也孵化了几个打头阵的王牌产品,譬如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智能驾驶MDC平台和华为CC架构。

第二变:年5月,余承东被正式任命为车BUCEO。余承东挂帅,智选模式加入,车BU迎来历史转折。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凑齐车BU的必然要素,那么到余承东登台车BU的时候,内部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

同样是5月,车BU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分离,调整到余承东负责的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

同时担任华为终端BGCEO的余承东还成了车BU的老大,而王军转任车BUCOO,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余承东接手车BU,并非意外。直到粤港澳深圳大湾区车展发言时,余承东才透露了当时接手车BU的原因是,要把华为终端BG的ToC的经验用到ToB。

「我管华为终端也管车BU,是因为它们具有协同价值,我们用ToC积累的经验来牵引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车厂打造真正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产品。」

在余承东的带领下,华为终端BG和车BU部门得到进一步「整合」。

过往华为的车载5G模组、TBox、鸿蒙操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都是当时华为终端BG部门的技术,而汽车BU的智能座舱方案其实基于上述部分技术搭建。

此时,已经运转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车BU孵化的HI模式以及从终端BG部门衍生出的华为智选模式都集中在余承东手中。

第三变:余承东的风格成为车BU的风格。

余承东依旧是那个雷厉风行,爱放狠话的「余大嘴」,而车BU内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组织架构来看,智选模式与HI模式在华为内双线并行,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智选」已经越HI模式而上,成了华为内部「最高阶」的合作模式。

余承东偏爱「智选」,表现得非常明显。

从去年年底,余承东就把问界M5当作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的压轴产品。

今年上半年余承东先是穿着赛车服把问界M5开上了珠海国际赛车场,借机将M5从外观、车身结构再到车内音响逐一介绍一遍。

而后,他又现身粤港澳深圳大湾区车展发表演讲,半小时的发言有三分之一时长都在讲问界。

余承东对智选的偏爱,已经成了衡量未来车BU发展方向的关键变量。

02、智选,最接近「华为造车」的业务模式

车BU诞生三年,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板块衍生出三种业务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和智选模式,三者与车企的合作紧密程度层层递进。

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就是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比如说华为旗下的电机,电池管理系统,负责网络连接的T-box在未成立车BU部门前就已经向车企开放,这种模式华为参与程度最低,「货到付款」即可。

其次是HI模式,所谓HI就是采用「HuaweiInside」解决方案的合作模式,合作包括华为提供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激光雷达在内的30个以上的智能化部件,从研发再到软硬件上车需要华为深度参与。

这两年华为HI模式收获颇丰,谈成了包括北汽、广汽、长安在内的三个合作车企,其「代表作」也在今年接连公布。

除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之外,长安旗下的阿维塔11也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售。

据汽车之心了解,华为车BU同样对阿维塔下了苦功夫,调集近人团队集结重庆,在华为高参与度的同时,华为HI模式带来的营销和技术,为这些品牌「高端化」又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是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本比非HI版本高了13万左右,华为和长安合作的阿维塔也是长安转身高端化的重要品牌,预估售价不会低于30万。

HI被外界看作华为「深入车企灵魂」的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消费者BG部门诞生,由余承东亲自操刀的华为智选,或许才是最深入车企灵魂、最接近「华为造车」的合作模式。

所谓智选模式其实就是将华为手机智选复制到了汽车业务上。余承东作为华为老将,在负责车BU之前,他一直掌管着消费者BG部门旗下的智选模式,这种模式最开始应用在手机业务上,本质上是华为将手机设计授权给第三方进行生产,最终在华为自有渠道销售。

余承东依葫芦画瓢,把这一套模式运用到了智能汽车中,最终衍生出与小康赛力斯合作的智能汽车智选模式,诞生了AITO品牌。

为什么华为智选最接近「华为造车」?

余承东表示,智选模式是「以我为主定义车」。而且目前华为与小康赛力斯的合作确实上演了「只见华为,不见赛力斯」的独角戏。

赛力斯是小康股份旗下一家新能源车企,但赛力斯与华为合作之后,小康股份变成了标准的「华为概念股」,股价一路飙升。

2年前,小康股份5月29日最高价每股8.67元,2年后已经涨到57.69每股,翻了6.7倍。

不过智选模式救得了股价,却救不了消费者对赛力斯的认可度。去年在华为与小康赛力斯合作SF5车型后,销量惨淡。

随后反而是华为主导,另起炉灶与赛力斯成立了AITO品牌,问界M5销量才势如破竹。

最新消息,目前问界M5上个月份(5月)交付量达台,发布87天累计交付破万,达台。

如果问界M5能保持这个销量,那么问界离「爆火」就只差一辆即将发布的问界M7了。

不过,问界卖得越来越火,赛力斯的存在感却更弱了。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问界M5从发布到正式售卖、参加车展等时间节点,都是余承东亲自站场宣传。而且M5从公开销售时就开进了华为品牌店中,利用华为销售渠道「赚吆喝」。

余承东本人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平时都是开着问界M5上下班,再把使用体验反馈给部门。

今年春节期间,余承东还亲自开M5回了安徽老家。从这点来看,余承东其实也有颗当「最强产品经理」的心。

赛力斯的隐身还体现在真实的消费者反馈中。在AITO圈中兴起了一股换标潮——许多问界车主购买「Huawei」标志来替换掉问界M5的「赛力斯」尾标,来彰显问界M5是款「华为车」。淘宝最火的换标产品,销量已经过百。

从问界M5产品本身来说,华为给AITO注入的心血,实际上也多于HI模式的合作车企。

目前问界M5属于赛力斯的部分,主要是为增程系统打造的1.5T四缸增程器,但剩下的基本都是华为手笔,包括M5的外观设计、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以及华为应用市场和鸿蒙生态等等。

粤港澳深圳大湾区车展第一天,汽车之心体验了问界M5的座舱。

在操作体验上,问界M5的体验十分流畅。虽然当天车展十分喧闹,但M5车机仍能准确识别指令,通过测评,问界M5车机交互,可以顺利在视频页面中实现「快进」「暂停」「打开页面内容」等动作,整体可以做到余承东所说的「可视可说」的状态,而且连续对话、操作能力水平表现流畅,可以列入新势力第一梯队。

可以理解为,M5的车机软硬件都是华为一手操刀,在智选模式下M5全然成了华为的自家孩子,呈现的是「华为×小康赛力斯=华为」的效果。

03、「进化」,而非「并行」

继李想、何小鹏在Q1财报电话会中大谈各自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之后,余承东也正在变成一个「超级产品经理」。

余承东在论坛上公布消息,M5将会发布纯电版,而M7将会是「豪华SUV」的标杆。于是,有人设置了这样一个命题:「如果余承东把持整个M7,产品是不是会很惊艳?」

事实上,通过智选模式,余承东很可能已经这么做了。

原本,外界多认为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智选模式是华为「三条腿」走路,更偏向以「并行」关系理解三种模式。

但在车BU成立三年后的今天,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余承东亲自将这三种商业模式作为「进化」关系看待,而智选模式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余承东的原话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走向HI模式,再走向更高阶智选模式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要不断升级,过去我们卖零部件,一锤子买卖,卖完就结束了,但今天我们要不断地迭代,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模式发展。」

言外之意,智选模式其实是被华为看作最高阶的发展模式。

也就是说,华为是在HI模式的基础上做智选。这句话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点,华为HI模式主要针对传统车企,两者合作需要话语权的平衡。虽然在技术上HI模式的合作车企北汽、广汽、长安实力不言而喻,能与华为达到1+12的效果,但是当深耕汽车的行业巨头,遇到ICT技术深厚的民族品牌,双方的强势气场需要再做考量。

第二点是智选和HI模式在产品发力方向,有着明显差别。问界M5的着力点在于智能座舱,而极狐阿尔法S着力点在于L4+的高阶智能驾驶水平。

具体来讲,以3颗激光雷达打底,以此基础又加上了华为车BU部门目前最高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基本算是把Robotaxi的计算标准拿来给乘用车用。

而问界M5的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为L2+,余承东本人认为现阶段问界「L2+就够用了」。如果按照「进阶」的思路理解,高阶辅助驾驶投入成本大,而华为意在用高性价比的M5打开品牌销量。

未来,很有可能参考HI模式做智能驾驶的经验,对AITO随后产品进行升级。

最后,余承东本人作为「造车派」存在个人偏好,也导致了他更偏爱智选模式。

余承东一直是华为高层里要造车的「少数派」,在去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

「余承东曾对不造车的决定表示不服,他可能就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造车也好不造车也好,各有各的选择。对于华为公司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

3年间,华为高层超过10次在公开强调华为不造车。无论是年上海车展徐直军发表演讲,还是往后三年间任正非、王军,其实都在以内部文件、公开发言的形式表达不造车的立场。

现在,当把持着车BU和消费者BG部门的余承东登台唱戏,智选模式成为「最高阶模式」也就顺理成章了。以此可以判断,拥抱智选模式,不造车的华为胜似造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