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晚的造币厂,云南银元局,如何辨别版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自古计算重要的白银的产地,西汉食货志中记载的朱提银就是产自于云南昭通的朱提山,但是云南造币厂却是清代成立最晚的造币厂,在20世纪初由于滇越铁路新建,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作为工作发放和支付运费,由于是法国殖民入侵,当时以法国贸易银坐洋为主,英国站洋也比较流行,鹰洋在云南流通不广泛。

到了光绪31年四川,湖北两省所制造的银元数量充足,换到云南渐渐受到欢迎,龙洋以湖北的为主,广东,四川的龙洋也有,不过即便如此云南当局仍然觉得通货不够用,个人猜想或者是云南当局想自行制造钱币获利,即在光绪31年开始筹备云南银元局,光绪34年正月的改名为度支部云南造币分厂正式开制银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有两大类,最简单的分法就是看背面,由光绪34年的关册中可知,最初发行的是中铸龙洋,边用英文,此版银元在当地俗称粗字满龙,或粗字粗龙,泉界的习惯称之为老云南,与其它省的龙洋相比,老云南图文比较深峻一些。

另一种设计简洁,背面贸易英文,是民国成立后制造的,当时清政府准备推动新国币统一全国货币,但新币尚未发行却发生了武昌起义,在没领到部颁祖模以前,云南地区仍然需要大量的银元以供应流通,可是原有的模具已经被销毁,只有另起炉灶自行生产的新币当地称为细字小团龙或细字细龙,泉界习惯称之为新云南。

正如年出版的昆明市志所记载,宣统三年为了统一币制仍将粗字龙各祖模全部销毁了,专注细字细龙者,以后流通甚广,遂专工铸造,其余多停铸,故现在流通市面者,多为细字细龙,据说像新云南的版式特别复杂,比如龙面火珠下小圈数目不同,据说是民国时期加铸时减色,为了容易分辨而刻意加上的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