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还有20天,农村的乡亲们晒暖串门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qwztbg.com/zjtd/10.html图:红艳、程守忠文:苗运强春节的脚步,即将不约而至,其实,在外的游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归家的脚步,很多人提前筹划着回家的日子,或到家后需要买几份礼,去走哪些亲戚。过年回家,已经成为游子们埋在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哪怕在天南海北,哪怕在异国他乡,过年,就是一种无声的召唤,一种潜意识的引领,此刻的故乡,还是一如既往的萧条。我们读书的时候,家乡的村庄,就是我们寒假暑假的旅店,没有春秋。工作以后,家乡在我们的眼里再也没了绿色。一些在北方工地上打工的老人,已经开始陆续回家。对老家而言,我们似乎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那时,我们为了所谓的梦想,执着地离开了生我们养我们的村庄,我们长大后,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一无所成,最终都会发现:原来,我们拼命逃离的地方,始终藏着我们想要的温暖和回忆。为了迎接子女的到来,一些父母拉着平车去磨米(磨面)去了,他们只为让孩子在春节的日子,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味。虽然煤气、电磁炉在乡村已经司空见怪,但节俭惯了的父母还是能省则省,趁着还没下雪,到村子东头的树林里,拾些柴禾。这个时节,是爆米花最受欢迎的日子,打爆米花的老人,溜街串巷,到了村里,吆喝一会,便找到一块宽敞的地方,支起炉灶。春节之前,也是相亲和结婚最密集的时候,这时,老家的小红公鸡,便成了畅销品,听说如今土公鸡的价格已经蹿升至30元一斤。在一处果园,年迈的老爷爷拿着耙子在田间忙着,当年,这里曾是我梦想出发的地方,这里,塑造了我无法更改的乡村密码,独自漂泊的时光,无论怎样的迷失,只须一个简单的画面,故乡的情感便瞬间回归。一周前,大娘家的波尔山羊产仔了,但母乳不够,于是大娘就开始自己给小羊喂奶,你看,它还是习惯那样跪着。在路旁,一群人拿着甘蔗和白菜,去接新婚的新娘。几位老大爷坐在一条长凳下说话,也许,他们彼此述说着自己在外的孩子们,在外混得如何如何。几个老奶奶坐在这里等待着什么?是在等待城里打工的儿女们归来吗?几位吃大席的长辈,以这样的方式相聚,她们毕恭毕敬地站好,等着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如今,再次回到熟悉的村庄,前年那个曾经晒暖的地方,还有几个似曾相识的面孔,一排石头依旧横横地放在墙根,几位老年人穿着或披着大袄坐在这里,一动不动地晒着太阳。天冷的日子,回味晒暖儿,是留恋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另外一种形式的乡愁却是更彻入骨髓,那就是——烤火。那一把火,似藕断后的丝连,剪不断理还乱,是乡愁。在乡下,冬天烤火是最为古老的传统,虽然如今各种空调暖气也都用上了,但是烤火的味道,如今依然让人怀念,每每春节回家,也都不忘和家人围在一起,在院内或院外,燃起一堆木头,怀念一下小时候的味道。今年的气温总体而言,还是有些偏高的,田间的小麦长势很旺,于是,一些放羊的老人,把羊群赶到田间,它们一边咩咩地叫着,一边大朵快颐。大爷感冒已经好几天了,医院去看看,他却说:“咱庄稼人没那么娇贵,扛几天就会好了!”串门子的大嫂大婶,谈论的话题,也渐渐扯上了“年味”,以往,光蒸馒头、过油就花费四五天。不过,如今不再像先前那样繁琐,即便做些另样的,也是一天完事。故乡离自己越来越远,回家的愿望就越来越迫切;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故乡在心里却越来越清晰。其实,老家的父母不图吃穿,就图个儿孙绕膝,爱个热闹。而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也只有此刻真诚地、满心珍惜分分秒秒陪伴在家人身边!只有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旁,才算是真的过年,才会觉得年有年味。
上一篇文章: 客家农村人经常用的农具,趁现在还有,值得 下一篇文章: 五种农村老物件,北方人应该都认识,你认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