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发文破除SCI迷信,高福们要哭了

北京好治疗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2月23日,两部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

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医生们也深受“论文至上”之苦,疫情期间这个文件的出台,也让不少医生看到了希望。

SCI是什么?

两部委的文件这样解释: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大家觉得SCI期刊很权威,甚至盲目崇拜,但实际上,被我们中国科研界奉若至宝的SCI,其实只是一门生意。

每年出版的JCR(《期刊引用报告》),对包括SCI收录的核心期刊在内的多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等数值来排名。

出版JCR的,是“科学情报研究所”,听起来像是一个无国界的权威组织,天然就能让人相信它。

实际上,“科学情报研究所”只是一家公司,创始人名叫加菲尔德,此前他给公司起名叫加菲尔德学会,是不是听着跟加菲猫学会也差不多?业绩当然也就不咋地。

可自从公司改名“科学情报研究所”,就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了。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住的小区都叫巴洛克花园,罗马凯撒小区了,一个不明觉厉的名字很重要。

年,SCI的版权所有者汤森路透,把SCI卖给了加拿大的Onex公司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BaringPrivateEquityAsia)。

就是下面这两个:

而这已经是SCI第3次被转卖了,大家当做学术权威的SCI,被如此三番的甩卖,你让大家情何以堪?

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名气的高福院士,对汤森路透转卖SCI这样评价:

(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属于正常的商业运作,(对国内期刊发展)不会有什么影响。(该事件)倒是让国内科学界明白了SCI的本质。

但是,即便是非常明白“SCI本质”的高福院士,在武汉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也迫不及待地在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就可以想见国内学界是如何迷信SCI了。

SCI至上的弊端是什么?

第一点,SCI至上,与科学精神相违背。

人才招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都与SCI挂钩,这是不少高校、医院的现状。

有些地方,甚至以发SCI影响因子乘以系数发奖金,这还是科研吗?破除“SCI即一切,IF分高下”的盲目推崇,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点,科研经费被国外收割。

北京工业大学一位研究员,以年中国在SCI发表的论文及投入的资金为例,发表研究称:年SCI收录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篇,科研经费成本大约为.56亿元人民币(包含少量国内英文版刊物)。

而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论文是发表在人家的刊物上,当国内同行想要阅读、学习这些国内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时,还要花大价钱去订阅这些刊物。

国内很多高校每年使用SCI数据库的费用,就得大几十万,很多学校都买不起。

有学者说光SCI的使用费,中国就相当于每年送给别人一艘航母,此言只怕不虚。

第三点,中国自己的刊物被压制,难以发展。

人员、财力、精力都投放到SCI期刊,自己国内的刊物空间自然被压缩。

第四点,受制于国外的科研体系,无法进行自主创新。

论文的好坏,科研成果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国外专家的几句评语,这会让我们一直跟着国外的步子走,无法进行自主创新。

第五点,无法避免西方偏见及操控。

如果天真地认为西方很公正,很权威,可以参考一下棱镜门事件。

瞭望智库的文章《“SCI”神话早该破了!》也有详细说明,国外是怎么操控SCI影响因子,收割使用费的。

破除SCI迷信之后,下一步怎么办?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两部委发文的初衷是破除SCI至上的迷信,不是搞“一刀切”,全盘否定SCI。

实际上,科技部2月17日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其中第七条便是: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是世界的一份子,不可能不和世界交流,自己闷起头来科研,搞闭关锁国,但是,在科研方面,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权。

高质量期刊的打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这件事也必须做,不能因为有困难,短期没效果就不做,那样永远要仰人鼻息,被人收割。

美苏争霸时期,赫鲁晓夫就曾傲慢地对我们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你们也不用搞,苏联海军有这种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

伟大领袖怒怼: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

同样,自主可控的芯片、操作系统、大飞机、高质量期刊,1万年也要搞出来。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高质量期刊太难做,还是把论文发在别人的期刊省事,那可以参考一下中兴华为。

中兴被美国制裁,业务几乎完全停摆,偌大的一个企业,7万多员工,面临着“断顿”的威胁,即使有所准备,华为也遭受了较大的挫折。

我们不能在被制裁后发现,以前在别人的体系框架下,做了很多工作,实际上一直是在壮大别人的体系,但有一天,别人用这个体系来卡我们脖子,我们被迫要另起炉灶的时候,以前我们做的很多东西,就都付之东流,反而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障碍。

未来怎么做,科技部的文件已经给出了方向,剩下的,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如何响应了。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将是我们教育、科技领域里的主旋律。

结束语

那些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请把你们的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

#SCI期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