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大气污染防治集结号吹响
清流河风光。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冬季静稳天气增多,大气污染物扩散不利,我市进入一年中环境空气质量最为严峻的时期。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年,按照长三角地区统一部署,我市于日前发布《-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对工业企业、柴油货车、“散乱污”、散煤和扬尘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标本兼治,完成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精准治污完善应急预案
按照《方案》,我市将编制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按照环境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和一年内存在涉气违法行为的企业,采取停产措施或最严级别限产措施。
对秋冬可能出现的连续重污染天气提前研判应对,当未来较长时间段内有可能连续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将频繁启动橙色及以上预警时,可提前指导行政区域内生产工序不可中断或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停产的行业,预先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在预警期间能够有效落实应急减排措施。
精准治污,做好体系和科技支撑。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污染源监控体系建设,提升污染溯源能力和执法能力。将于今年底前在滁州主城区增设6套黑烟抓拍系统,6个县、市建成好不少于1套的黑烟抓拍系统,并启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或驶入禁行区违法行为的处罚。
加快升级产业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布局,深化工业源污染治理,按照《方案》,我市将于今年底前完成金邦医药、润达溶剂、雅美油墨、四新科技、振兴化工等5家企业搬迁改造;完成74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整治;淘汰煤气发生炉23台;完成4家水泥企业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输送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的深度治理;完成54家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
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淘汰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小锅炉和农业大棚、畜禽舍燃煤设施,优先利用热电联产等方式替代燃煤锅炉。严防散煤复烧,依法取缔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内各类制造、运输、使用散煤经营户。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压减散煤和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及落后产能用煤。
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年12月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辆,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9艘。更换和新增公交等新能源车辆。
《方案》还要求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督促餐饮饭店油烟净化装置正常运行,修订完善烟花爆竹禁放管理规定,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加强施工、道路、堆场扬尘管控,要求城市施工工地全部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将扬尘管理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