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风华汉学家必读著作,老北京百科全书,
近年来,以旧日北京风俗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一些著作或者影视剧,总是被冠以“京味儿文化”而广为人知。远的有老舍的很多作品,近的比如前几年热播的《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等等电视剧,都成为“京味儿文化”的绝佳表现。
谈起老北京,旗人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汇。自从清军年入关进入北京城以来,八旗子弟就成为了这座城市人口构成的重要部分。旗人随着清朝的兴起而走进北京,而却并没有随着清朝的覆亡而离开。辛亥革命爆发以后,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很多旗人最终隐姓埋名,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再也不敢谈及自己的旗人身份。再加上日寇侵华等因素,民国初年北京旗人有人口几十万,到年已经就剩万余人了。
提笼架鸟的旗人
了解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在此间的人无疑是最好的载体。住得越久,纠缠越深,感受就越深刻。旗人与北京城共存了几百年,早已与这座城市浑然一体。他们往往好几辈都侵染在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氛围中,对于城市的街头巷尾犄角旮旯如数家珍,而他们基于自己经历所给出的生活的细节,则无疑充满着生活的真实与生动。
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的封面时,内心是有点期待的。“旗人”这个称呼表明了作者老北京的身份,从而让人对他的讲述的真实性平添了几分认同。
01一、西方汉学家必读著作——最初是写给外国人看的
这本书确实与其他介绍北京风俗的书不一样,因为书中有一些内容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当我了解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我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讲述——因为这本书最初不是为了给中国人看的,而是要写给外国人看的。
这本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当时的北京还叫做北平。书中的内容最初是源于在北平沦陷期间的一份英文报纸《北平时事日报》(PekingChronicle)的一部连载故事。这个故事最初名字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就叫做“小吴历险记”(TheAdventuresofWu)。
整个故事以一个叫做“吴小秃儿”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联起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当时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很快结集出版,书名为《小吴历险记——一个北京人的生命周期》(TheAdventuresofWu:theLifeCycleofaPekingMan)。英文版出版后,很快还出了日文版。
《小吴历险记》的封面
本书英文版的作者罗信耀先生,也是一位语言奇才。如本书题目所说,罗信耀先生(-)也是一位旗人,他是正白旗萨克达氏,曾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燕京大学做英文秘书。在那里,罗信耀受到了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赏识。后者将他推荐到了《北平时事日报》。年,罗信耀进入了中科院办公厅秘书处,负责将国内科学家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受到了李四光、竺可桢等科学家的一致好评。
不说罗信耀先生的耀眼经历,单说他可以用英文来创作有关北京文化的内容,这一条就够很多人仰望了。周作人对此书非常推崇:“虽是原来为西洋人而写,叙述北京岁时风俗婚丧礼节,很有趣味,自绘插图亦颇脱俗。”本书出版后,成为国外汉学家研究北京文化的必备读物。
罗信耀先生
遗憾的是,这部在国外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著作,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中文译本。罗信耀先生也感到颇为遗憾。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罗进德先生为了了却父亲生前遗愿,决心将这一部著作着手翻译为中文。
罗进德先生在语言天赋上颇有乃父风范,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一批联合国工作人员,精通多国语言,年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又是原作者之子,又同样精通英文,按说罗进德先生作为这个翻译者,无论是身份上还是能力上应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罗进德先生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是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在本书的后记中,罗进德先生这样写道:“一是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民俗书写方面几乎是一个白丁,必须恶补,知识结构可谓另起炉灶;而是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令我反复斟酌……最终决定做变体的译写。”
本书的日文版
这种由中国人用英文写的原著,在国外红了以后又翻译回中文版在国内出版的事,在民国也是有的,据我所知,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起初就是用英文写的,后来转译回中文的。不过,要想让两种语言都能够体现出各自地道的语言风格,作者和译者都要下一番苦工。
罗进德先生翻译的这个版本,与其父的英文原著本又有很大的差别。其基本原则就是将它“从写给外国人看的书改造成一本写给中国人看的书”,让中国人尤其是北京人能够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和熟悉。从我的阅读感受上,罗进德先生的这个译本基本上达到了这个目的,除了部分知识点稍显密集之外,确实语言风格上是中国的。
02二、老北京的百科全书——外国人中国人都有用
其实,本书虽然叫《旗人风华》,但是讲的却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应该说并没有刻意强调“旗人”这个身份。如果抛开“旗人”这俩字,从书中的内容里还是能够看出很多旗人的元素的。比如书中所说的主人公吴家是住四合院的大家族、给孩子办满月的席面排场、喝的奶子、老罕王努尔哈赤和狗的故事、以及书中对于父母称呼“额玛”“额吉”等等,都能看出作者非富即贵的旗人背景。
本文开头曾讲过,由于民国时期的一些敏感的历史原因,很多旗人都隐藏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作者罗信耀先生对此也讳莫如深,在本书英文原著中也从未提及“旗人”这个称呼。但是经过其子罗进德先生的译写后,“旗人”这两个字才被正式挂在了封面上。相比民国时期旗人隐姓埋名东躲西藏的境况而言,“旗人风华”这个书名大概也可以算是一种时代进步的表现了。
打开本书,仿佛打开了一部民国时期的回忆录。作者对于老北京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了解颇深,对于各种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的记录都力求客观全面。刻画极尽详细,细节生动,活灵活现,娓娓道来。从主人公“吴小秃儿”的生命周期,侧面折射出民国北京城的时代变迁,堪称是一幅老北京版的百科全书。
各位可以想想,如果让你回忆你所见过的各种仪式、风俗的细节,越细致越好,恐怕记性再好的人也会有所迟疑,因为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从本书中对于各种民俗知识信手拈来的随意,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浅出的讲述,都能够看出作者在这些方面的渊深和广博。
书中插图
尽管作者罗信耀先生当初写此书之时,只是为了糊口而在报纸上连载,受众主要是外国人。故此在内容上有很多为了吸引西方读者而加入的具有猎奇性质的东方文化元素,但是作为近百年以后的现代中国人,也可以从中读到民国时期老北京的一些有趣的民俗知识。
对于国外的汉学家来说,本书无疑可以作为研究中国的入门著作和百科全书。但是对于一些国内的对民国北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也可作为研究民国北平老百姓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无论对于外国人还是对于中国人,本书都有着一定可取之处。
不过,本书所写的时代毕竟距今已近百年,虽然西方汉学家对此书无比尊崇,但是他们如果只是读了本书就以为能够了解现在的中国,那无疑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行为了。如果西方人总是爱看这样的书而不去了解真实的中国的话,也难怪他们很多人现在还以为我们留着辫子呢。我们如何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讲好现在中国的故事,这也是我们现在的创作者面临的难题。
03三、民国历史的微观切片,国难之前的末日挽歌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信史传统的民族。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祖先事迹的记录和传承,并且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生活行动的指引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无比重视对自己现在生活的记录,以期在自己百年以后,自己的经历也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帮助和裨益,同时也作为自己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明。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说法其实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首先,历史总是具有一定循环性,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难保现在或者未来还会不会再发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切历史,具体微分到每一个时代的切片,都是以当时人的经历所构成的,也就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就是当代史。宏观来说,历史本就是由无数的这样的当代人的当代史所积分而成的。
在茫茫时光的沧海中,我们不过是一颗粟。但是作者罗信耀先生对于那个时代的细致描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时代切片。我们能够在历史的沧海中与本书相逢,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与作者罗信耀先生、译者罗进德先生的一种缘分,也是我们与那个时代的缘分。
本书英文版封面
本书的内容中有一点令人感到遗憾的,就是书中的时代背景。书中虽然对于内容的时代背景并未作出明确的标识,比如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没有明说。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主人公“吴小秃儿”的一些经历的线索,对于时代背景作出一些推理。
从书中隐晦的暗示中我们可以得出“吴小秃儿”应该生于民国初年,也就是大约一九一几年,到本书结尾时他结婚大约二十岁,也就是一九三几年。这个时间点,稍微有点近现代历史常识的读者应该明白了吧——七七事变!
年7月7日,北平城外的日本驻军向宛平和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反抗,最终不敌,于7月29日撤出北平。8月8日,日军进入北平,从此北平沦陷。全国抗战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当我们想到日军的铁蹄进入北平,战火很快会将书中的生活彻底摧毁。书中记录的热闹的庙会、美味的小吃、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温暖的家庭氛围,也都将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如果书中的主人公“吴小秃儿”在一九三几年结婚后仍然住在北平,那这部《旗人风华》大概就快要变成《四世同堂》了。
意识到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回头重看书中所记录的那些美好的生活片段,在表面的平静之外,仿佛平添了一分淡淡的落日余晖般的悲剧色彩。我们喜欢书中描述的平静生活,却又清醒地意识到它们都即将要被毁灭。这也使得这本本意是要记录民国北京民俗的看起来应该感到轻松愉快的书,无意中成为了一曲为即将到来的国难而奏的末日挽歌。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