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共享厨房里的人间世映象网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赵丹/文图

“生死是人生大事,吃饭也是。”

曾在菜市场卖炸鱼炸丸子的王战胜深以为然,病号家属借他的锅,给家人亲手做碗清汤面的请求,促使他支起八口大锅,专做代加餐。那是年。

后来,曾带父亲求医的张广兵、带媳妇做化疗的魏兴江也在菜市场盘下小店。

年7月,他们仨医院附近开了共享厨房,继续给病号及家属提供做饭场地、锅炉、水电、调味品等,只收取使用费,5块钱炒一个菜,10块钱炖一锅汤。因来的多是患癌病人和家属,也被称为抗癌共享厨房。

这间平的公共厨房,有着奇特的空气湿度、气味、融洽的氛围。男人,女人,把对抗癌症的伤心事藏于心中,专注于切菜、洗菜、炒菜、炖汤,关心火候和味道,亲手做一顿饭。

他们愿意相信,胃口好,病才会好。

声音、味道

备菜区,人们手起刀落,土豆、冬瓜、香菇、辣椒纷纷在案板上起舞;洗菜区,蔬菜和肉类一遍遍经受清水的洗涤;炒菜区,油沾了水,锅里噼里啪啦作响;炖汤区,高压锅呲呲冒气。

不同年龄和装扮的男人、女人,埋首专注手里的事,炖个鲫鱼豆腐汤,炒个辣椒肉丝,抑或是专心对付一条鱼,或者仅仅是下一碗清爽的西红柿鸡蛋面。

更多的人拎着盒饭和事先购买的食材不断走进来,或者先在厨房进门处买点蔬菜或肉,径直走到最里面选口锅,找个电磁炉,开始做饭。

这医院附近的共享厨房,午间最热闹的时刻。

医院附近饭店林立,但共享厨房的特点鲜明——这里提供场地和厨具以及调味品,供人炒菜炖汤,食材可以自带。遇到做饭生手时,店主会代为加工。

收费价格透明,炒菜5块钱,炖汤10块钱,米饭2块钱一份。最近刚推出早晚免费送粥的活动。

进入共享厨房,先是蔬菜和干货售卖区域,朝里走,就是最主要的炒菜区和炖汤区,50多个电磁炉一字排开,每个炉灶上面都有食用油和调味品。再往里走,则是洗菜和备菜区。最里面则摆放了几张桌椅,相对安静,可供现场就餐。平时几个合伙人和客人谈事情,也在这里。

午间,平的空间人声鼎沸,转身就能踩着谁的脚,或碰着谁的饭盒。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鲜香,多个抽油烟机和风机同时作业,仍然让人觉得有些呛。但是,你会觉得这是人间很动听的声音,很美好的味道。

因为,来这里的都是病人家属,甚至有些是患癌病人本人,身上的病号服,手腕上的病号手环,剪的短的不能再短的头发,昭示着他们的不同。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想为患病的亲人或自己亲手烹制一盘菜,一碗汤。

多半时间,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沉默做事。交谈起来,又没有陌生:

“今天做啥?”

“排骨。”“面条。”“炒青菜。”“烧个鱼。”

“治多久了?”

“半年。”“两个多月。”“一年多了。”“刚开始。”

长期陪护病人及求医的经历,让他们有共鸣也容易共情,虽然大把大把的钱用于抗击癌症,即使再需要节省,也想让患病的亲人好好吃顿饭。在他们看来,亲人吃好,就意味着胃口好,状态好,恢复好。

肉和菜,都是爱

83岁的黄老先生想医院的老伴做碗汤面条。

他买了豆腐、芹菜、湿面条,共花了3块钱,一根火腿肠2块钱,在这里只需要再交5块钱,做的汤面条能装满满一饭盒。“我不会别的,只会做面条,平时在家都是老伴给我做饭。”黄老先生面对为何做汤面条的问题,笑道。

他的老伴今年4月查出患癌,医院做化疗,这个疗程马上就结束了。老伴病重的时候,都是他的孩子们在这陪护,现在相对平稳了,就他一人陪着。“看病花钱不少啊。来这里做一顿饭够我们俩人吃。”

一位穿白色T恤的女士同样在专注做西红柿鸡蛋面。搅鸡蛋液,下西红柿,下面,起锅。屋里热,她脸上都是细细密密的汗。“给小朋友做的,这顿面条够我们三人吃(陪护的亲人)。”

她的女儿今年9岁,同医院。小姑娘平时喜欢吃妈妈亲手做的面条和排骨,她从病友那里得知这里能自己做饭,特别高兴,十点多就往共享厨房跑,赶在中午前把热腾腾的面条给女儿端回去。

备菜区,一位戴帽子的女士正“咣咣”切菜,几片香菇、一个辣椒、几棵青菜是她在共享厨房入口蔬菜区现买的,再加一块钱的面条,成本低,但可以亲手做一锅爱人喜欢吃的素面。“我们是咱河南的,平时就爱吃面。”她叹了口气说,爱人总是发烧,目前还没有查出来到底是哪的疾病,这让她很忧心。“肯定会好的!”她听到记者这句话,猛的抬头,眼睛里满是感激,“借你吉言!”

在很多人忙着做面条,炖排骨之际,老家新乡的刘阿姨正在给老伴做鲫鱼炖豆腐。

她称老伴患了白血病,今年4月份查出来,医院已治疗三四个月。

老人过日子本就仔细,现在老伴病了,她更节省。从医院到共享厨房,她是步行,掂着饭盒以及在别处买的鱼。“鱼15块,豆腐2块,炖汤成本10块,再买份米2块,一共29块钱,相对实惠。”刘阿姨算的特别细致。

选择共享厨房还有一个原因,老伴平时就喜欢她做的鱼,所以自己再辛苦,也想亲手做给他吃。“吃好就行,吃好,病能好的快。我的想法就是希望老伴快点好起来。”

合伙人之一魏兴江在旁边正给别的顾客做鱼,熟悉刘阿姨,顺手往她的鲫鱼豆腐汤里又加了红枣和枸杞。

上午,一位男士掂了60多块钱的排骨走进来,熟门熟路,先焯排骨,再准备炖汤。他老家河南信阳,爱人看病求医已经一年多。“今天想喝点排骨汤,我赶紧去买,拿来炖。”

没有人注意,洗菜区多了位穿病号服、手上套着手环的女子,一根玉米“咔嚓咔嚓”掰成几段,丢到锅里和排骨、山药一起炖。她神情平静,像说别人的事,“在医院做化疗有多个疗程了,最不喜欢的就是头发需要剪短。”她指了指头发,“以前多长啊。”

穿黄色上衣的年轻爸爸,正在给孩子准备一份营养餐。

“来郑州看病20多天了,该回去了,吃点好的补补。”他的一句“该回去了”,让旁人听了都为之一振。

三个合伙人

事实上,共享厨医院医院都不太远,来这里炒菜炖汤的,医院的陪护家属,甚至是病人本人。

问是什么病,十有八九说是癌症。所以,共享厨房也被称作是“抗癌厨房”。

来共享厨房的人个个有故事,做共享厨房的人也有不一样的经历。

共享厨医院附近仅仅两个多月,三个合伙人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原来都在金水区康复社区便民店(菜市场)开小店,给病人及家属提供营养餐代加工,同样是提供锅碗瓢盆、调料和场地。

便民店拆迁后,王战胜找到目前的铺面,嫌一个人做压力大,索性三人合伙,取名共享厨房,之前的老顾客听闻搬迁,又纷纷跟随到这里。

三人中,王战胜做的最早。

他之前在便民店有个十几平米的店铺,专门卖炸丸子、炸鱼。年,有个病号家属去到他摊位上,提出来想借用下他的锅,帮忙给亲人下碗清汤面。

“人家说把面条青菜搁水里一煮,放点盐就行。”王战胜一听这也没什么难的,欣然应允。正在下面条时,又有人好奇围观,“你这还能下面条?”也让帮忙下碗面条。

就这样,帮人免费下了两次清汤面,问的人越来越多,王战胜琢磨着一口锅不行,又专门支了八口锅。

“一看专门支了锅,大家不好意思让免费了,主动定价下碗面条5块钱,炒菜也是,就这样开始了。”王战胜回忆,“之后又弄了高压锅炖汤,价格还是顾客定的,一次10块。后来因为太忙了,炸丸子炸鱼也撤了,专门做这个。”

康复社区便民店买菜方便,有铺子可以帮人现场加工面条和炒菜,这消息很快传开了。魏兴江闻讯而来。

魏兴江是江苏人,娶了个河南信阳媳妇。大概是年左右,媳妇查出来患了淋巴瘤,医院看病。一开始从七楼转到25楼,住了38天。“吃饭困难,吃不惯这里的口味。”魏兴江回忆,无意中听病友说康复社区便民店有代加工营养餐的店铺,就去了。

这次见闻,给魏兴江留下的印象很深。后来,他得知其中一家店铺想转让,考虑医院住院看病,就接了铺子。刚开始媳妇化疗后需要休养,他就找亲戚帮忙,后来媳妇康复了,跟他一起做。

另一位合伙人张广兵,同样曾经是病人家属。大概是年,他的父亲从老家漯河来郑州看病住院,作为陪同家属,医院想吃上家人亲手做的饭有多难。

年大学毕业后,张广兵先是留在郑州给别人打工,后来心里放不下,也到便民店那里开了个营养餐加工店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三个合伙人因不同机缘走到一起,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一直做到原店铺拆迁,另选址合伙做了共享厨房。

目前,日常支撑共享厨房的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三个他们的亲属。六人负责厨房的正常运转,帮加工饭菜、打扫卫生、备货、收银、刷锅洗碗……忙起来时个个汗流浃背,脚步飞起。

共享厨房入口处的蔬菜区域则转租给了一对老夫妻,干货和肉品区则转租给一位大姐。三人同样知道来这里的顾客的特殊性,哪怕每次只买一个辣椒、一小块肉、几棵青菜,也爽快过称。

平的空间,九个人,50多台电磁炉,几十口锅,充足的油盐酱醋等各种调味品,每天见证不一样的人间世。

难忘的他们

和这群特殊的顾客经常打交道多年,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三个合伙人均有不少感触。

在三个人的共同记忆中,无论是过去在康复社区便民店各干各的,还是现在一起打理共享厨房,和顾客成为真挚朋友,见证他们的喜与悲,彼此之间通过厨房缔结情感,是他们此前做别的行业体会不到的。

张广兵一直记得一对年轻夫妻送的土鸡蛋。

当年他还是在便民店开店,有对年轻夫妻给孩子来看白血病,找到他这里做饭,问能不能先欠着。“我一听就知道他们真的遇到难处了,就说行,后来他们免费做饭有两个多星期吧。过了没多久,他们掂了老家的鸡蛋来感谢,我觉得挺感动的。”

还有对老人,曾在张广兵那里免费做了一个月饭,至今牵挂着他们。

“见到太多患病的人,奇奇怪怪的病,你就觉得活着真好,能帮别人就帮一把。我没有大本事,一点小忙还是可以帮的。”张广兵说。

王战胜还记得,曾经有位老太太找到他的店铺,说老伴食道有问题,只能喝点小米油,可是又想让吃点有营养的饭,问他怎么办。王战胜给她出了主意,帮她把肉类都做好,再打成豆浆状,还真解决了。能帮到这对老人,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有位姑娘陪着母亲来郑州看病,想给母亲做饭,自己又不会,王战胜看她比自己家姑娘还小一岁,真的当做自家孩子去教。“教会她做不少菜,后来她来郑州带母亲复查,还专门来感谢。”

疾病面前,命运变幻莫测。

他记得有次,有位顾客正在自家铺子给患病亲人做饭,接了个电话就走了,后来王战胜联系对方来拿饭,对方说不要了,亲人已经走了。这个消息弄得他心里也很难受。

一说话就笑的魏兴江,因为自医院求医的经历,对这些特殊顾客的心境体会更深。碰到谁有难处,只要向他张口,能帮一定帮。

曾经有个得了白血病的男顾客,在他那里经常做饭就熟悉了,后来回家一阵子后病情复发,再来郑州后,找他借钱。“借了五六千,他很快就还了。”魏兴江回忆,当然也有借钱不还的,他也没有催过。

魏兴江还记得有个五六岁的小病号。

“小姑娘想吃可乐鸡翅,没办法,她奶奶和妈妈带她过来,专门买了瓶可乐。”魏兴江回忆,考虑到孩子当时的病情不能喝饮料,最终没有放可乐,仍然想办法给做出糖醋味道的鸡翅。这个善意的谎言,得到女孩奶奶和妈妈的感谢。

提到做这行以来的感受,魏兴江、王战胜、张广兵三人不约而同提到,最开心的就是听到顾客说病好了,要回家了,再也不来做饭了!

心愿

人间烟火味,最动人。这样一医院附近的共享厨房,给很多患癌病人及家属带去温暖。

共享厨房在网上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