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记忆儿时温馨的记忆消失了的风箱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kstejiao.com/etbz/dmlf/前些时去民俗馆参观,馆内所陈很多已从人们生活中渐行渐远的旧物,如风箱、挂钟、缝纫机、收音机等等。印象中,风箱被替代也就是30多年的事情,但问起现在很多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不认识这个东西,一个曾经千家万户必备的厨房用具,一个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物件,竟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变得如此陌生……久违的记忆,却让我又想起许多儿时与之相关的旧事,以及曾陪我走过的童年。 风箱就是木制的炊具,俗称风匣,记载史见于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沿用至今。风箱曾是千家万户日日离不开的紧要生活用品,吹火做饭全靠它。我们青岛人管它叫“风掀”,“风掀”这种叫法其实很形象,因为风箱拉起来时,两头的风口板一掀一掀的。将引火柴火放进灶膛里,用火柴点燃,等到火着起来之后,再加入些柴火,在这过程中拉动风箱,由缓到急。需要火小就缓缓轻拉,需要火大的时候就使劲拉上几下,火大火小全凭着推拉风箱的节奏控制。长方形的木制风箱在推拉时发出“呼—哒、呼—哒……”的声音。过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家里的灶台旁都有一只风箱。到了做饭的时候,你走在街上,几乎到处都能听见呼哒、呼哒的风箱声。风箱一般都用材质较松,普通常见的桐木、泡桐木、柳木等木材来做箱体,先做一个长方形的箱框,再镶上薄薄的木板,顶上头还得有块盖板,那盖板是活动的,可以来回抽动,还能取下来,方便维修和清扫。风箱的前后各有一到二个风口,风口上面装着可以活动的小木板,这是进出风的遮板;风箱的左下側,还装有一个出风口,抽拉出来的风,就由这儿进到灶底,这才能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风箱要拉风、送风,就得要有能抽、推空气的“部件”,这就是用两根风箱杆儿连接着的风箱把儿和风箱扇儿。风箱把儿一般都要用硬杂木制作,像枣木槐木就比较好。这种木料硬扎、结实、经拉、耐磨,不仅使用的时间长,而且越用越光溜,越用越顺手;风箱扇儿一般就用和箱体一样的木料来做,实际上就是一个木头做的“活塞”。为了不漏气,风箱扇儿的大小尺寸,几乎就和风箱的内腔差不多大,四周还要用牛筋绳紧紧地箍着一圈鸡毛,软软的鸡毛既不影响风箱扇儿的推拉,又能起到密闭的作用。把风箱把往前推时,风箱的后腔里面的遮板被空气顶住,空气被压到出风口进入灶膛;往回拉时,后遮板松开,前遮板被顶住,风箱前腔空气被压进出风口进入灶膛。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歇后语: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大多家用风箱长不过一米,一拃多宽,高不过膝。一般风箱都放在锅台右面,做饭时多由妇女儿童用右手推拉,左手则拿火钳添柴拨火,不过我家的风箱是放在锅灶左边的,可能是加盖厨房的时候空间不够了,因为灶台右边直接就是过道的窗户了。那时的孩子都要干家务活,每天都逃不过的莫过于拉风箱。通饭、炒菜、插稀饭、蒸米饭、蒸馒头……,必备的工具就是炉灶和风箱。要是通饭什么的还好一些,灶膛里点上火,找个小凳坐下来,慢慢拉着就是了。要是蒸馒头就累了,那时的家口多、饭量也大,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八人锅”或是“十人锅”,蒸笼一上锅,大人就会不断唠叨着:“使劲拉,别断火,”,结果一、两锅馒头蒸下来,胳膊好长时间都会反不过劲来。拆迁前的仲家洼是出了名的老棚户区,趴趴房里往往都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因为太过狭小,父亲就在后院加盖起一间小屋,厨房也间在了里面。与灶台连着的是土炕,每当蒸馒头就会也被烧得暖烘烘,寒冷的冬天里睡在热炕上,那是说不出的舒服。后来随着鼓风机的出现,风箱渐渐从千家万户被替代消失了,现在,城市和许多乡村都寻不到家里使用风箱的了,人们做饭都用上了液化气、天然气。就如曾经仲家洼的那座老屋,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是七十年代的拉风箱、八十年代的鼓风机、九十年代的液化气罐,它伴随着并见证了那一段的发展历史。毫无疑问,这也是历史的进步。如今每当看到风箱,总会感到很亲切,很温馨。人是不是年龄越大,越有这种怀旧情结呢? 儿时母亲在灶头炒菜做饭,我坐在灶前拉风箱的场景,至今忆起仍历历在目。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风箱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悄然隐退,但和母亲一起在灶房忙活时,心中洋溢的那种温馨的亲情,每每忆起,仍令我久久不能自已……(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整理:何良庆)
上一篇文章: 关于学校食堂炉灶及燃料改进建议方案 下一篇文章: 方太02TH27B灶具评测安全防爆,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