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豪赌元宇宙,Facebook不要脸
随着著名的“点赞手”LOGO被撤下,Facebook(脸书)母公司更名的消息一天之内传遍了全球各个角落。很多中国网友惊呼:“脸书”不要“脸”了?!
10月28日,Facebook宣布母公司正式更名为“Meta”,踏出了奔向“元宇宙”的一大步。
马克·扎克伯格在他发表的《创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个篇章的开端,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下一个篇章。”
01
“元宇宙”是什么?
尽管很多人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元宇宙”,但资本市场总是先知先觉,国内外市场早已掀起了一股狂潮。
今年3月,教育游戏公司罗布乐思(Roblox)作为“元宇宙”概念领域下的第一支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4月,英伟达推出了虚拟工作平台“Omniverse”,主打功能为虚拟世界中的实时协作;8月,字节跳动投资收购了VR创业公司Pico……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投资中,胆儿最大的还是扎克伯格。
7月,Facebook成立新团队开发元宇宙;昨天,扎克伯格干脆宣布Facebook母公司更名,构建新品牌“Meta”,要用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元宇宙是啥?
上世纪90年代,基于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各类科幻小说风靡全球。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应时而生。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元宇宙的英文名称“Metaverse”由Meta(超越)+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指通过技术力,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搭建新的虚拟世界。
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元宇宙:
“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几年前的流行电影《头号玩家》中则为观众直观地展现过一种元宇宙——“绿洲”。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元宇宙其实不算新概念,而更像是对这个经典概念的新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从最初的仅能在网站上输入文本,到现在带有摄影录像功能的手机,互联网早已从单纯的文字走向移动化与可视化。
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正逐渐变得像真实社会一样。除了浏览新闻、交友聊天等交互功能以外,我们还可以网络空间里做更多事。
扎克伯格在昨天发布的《创始人的信》中解释了他心里的元宇宙:
“社交技术的终极梦想正是让人感觉到真的与对方同处一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专注于此。在元宇宙,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你想象的事——与朋友和家人欢聚、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作——以及完全不符合我们如今对电脑或手机的看法的全新体验。”
02
小扎为何另起炉灶?
随着扎克伯格的宣言,Facebook盘中拉升,尾盘跳水,截至美股收盘时,股价涨幅1.51%,达.92美元,最新市值约为亿美元。今天的A股元宇宙板块,也迎来了整体大幅飙涨。
对于Facebook改名一事,不少观点认为,这不仅表明了扎克伯格的决心,也与Facebook近年的发展不顺有关。
自年被爆出泄露大量用户私人信息的丑闻后,Facebook就常年受到政府及各界名人要士的起诉。这也导致Facebook一度深陷泥沼难以自拔。
除了信息泄露以外,Facebook还面临着多层监管与审查压力,反垄断调查不断,美国国会也在一直讨论监管Facebook或将其拆分的可能性。
虚假信息、仇恨言论、种族主义等争议问题,同样也在困扰着Facebook。因此,扎克伯格想要换个名字“另起炉灶”的动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番更名下来,不仅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为小扎摆脱很多麻烦,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撕掉Facebook一直想摆脱的单纯“社交媒体公司”的标签,使其成为一家综合性互联网公司,向元宇宙等新领域开疆扩土。
03
结语
扎克伯格设想的Meta,是要建立一个基于数字虚拟的新世界,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最后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处理万物。
“我为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建立的一切感到自豪,也为接下来的一切感到兴奋——我们会超越今天可能的一切,超越屏幕的限制,超越距离和物理的限制,走向每个人都可以相互陪伴、创造新机会和体验新事物的一个新未来。”
当然,元宇宙的发展注定是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其极致开放、复杂、巨大的系统,让元宇宙的生态环境无法只靠一家公司就支撑起来。
在目前这个尚处蛮荒时代的元宇宙赛道,Facebook的全身投入,不啻为一场豪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交流请加此,商务合作请添加:v。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