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陈独秀临终前,嘱咐妻子你可以

北京荨麻疹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年,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让人们对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用实际行动探索国家,民族前途的壮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中,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形象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彼时的他,特立独行,狂放不羁,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之心,让人动容。

陈独秀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这个生活在晚清的读书人,在阅尽那个时代国家与民族的悲哀后,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封建思想,转而投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陈独秀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憾然离世,甚至没能亲眼见证日寇的投降。

陈独秀本名叫做陈庆同,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怀宁县,来自一个书香家庭。在很小的时候,陈独秀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是和祖父生活在一起。

尽管陈独秀幼失其怙,但他的祖父很看重对后代的培养,亲自教他读书识字。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陈独秀的祖父也是寄希望于家族里能出一个状元郎,好光耀门楣。

应该来说,在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对于陈独秀这样一个读书人家庭,这是一条很常规但也合乎人们期望的人生规划。

陈独秀很有天分,他在十七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算是一只脚迈进了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只要他能再考中举人,他几乎就能实现父辈的期望。

只可惜,他中秀才的那一年,是年,正是清政府甲午战败的第二年。

甲午战败的那一年,举国哀恸,光绪皇帝直言:“此日漫挥天下泪”,清朝经历了建国以来最惨重最屈辱的失败。

惨败带来的是剧烈的社会反应,康梁等维新派趁势而起,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旧的统治秩序与社会观念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开明的知识分子提出要废弃程朱之学,向着西方社会学习现代化的治理思想,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维新变法”。

彼时的陈独秀,在十八岁那年应考举人失败,在感悟国家衰败与浸润维新思想的同时,他原本的价值观念也动摇了,他当年便来到了杭州,进入了“中西求是学院”,开始接触圣贤书以外的东西。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维新变法开启又落幕,让陈独秀这样的读书人感到无比的痛心,随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又让他们捶胸顿足。

万般愤慨之下,对清政府失望透顶的陈独秀当众发表了反清言论,而这直接导致他被学院开除。终于,陈独秀在年的时候,毅然决定远渡重洋,借助当时“以日为师”的风潮去日本求学。

那以后的陈独秀,不仅完全放弃了科举功名,甚至也对维新派丧失了信心,在走到清政府对立面的同时,他蜕化为一个革命党人。

事实证明,陈独秀这样的抉择是正确的,因为此后的年,在中国盛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就宣告废除了,维新派也随着国家的进一步衰败而走向没落,而革命的火焰却正在熊熊燃烧。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陈独秀始终奔波在革命战线上,为中华民族探求出路而孜孜以求。

尤其是在巴黎和会后,随着列强出卖中国利益而引发国内舆论哗然,进一步引发了浩浩荡荡的“五四运动”,而陈独秀就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

事实上,陈独秀并非是因为五四运动才出名的,早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是国内著名的革命领军人物,他也因此多次被捕入狱。

自从参加革命活动以来,陈独秀一共被当局逮捕过五次,第一次是在年,他因为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而被捕入狱。

也正是在此次出狱后,陈独秀以家乡的独秀山的名字,为自己取了“陈独秀”这个笔名。正所谓“一枝独秀”,想来陈独秀为自己取这个名字,其中就蕴含着他清高自持的脾气秉性。

中国的文人向来是有“傲骨”的,而陈独秀也有着这样的性格,他没有被监狱的经历所吓倒,反而是在之后愈挫愈勇。

在之后的年、年、年和年,陈独秀又先后四次被抓捕,这些都没能让他退缩。

就在年的时候,因为嫉恨于陈独秀“屡教不改”而依然从事革命,国民党悬赏三万块大洋要抓捕他。

在当时那种形势下,陈独秀当然不能再抛头露面,他只能四处躲藏,因此辗转来到上海,并住进了位于熙华德路石库门附近的一所破旧房子里。那是一片贫民区,陈独秀正是想以此为掩护,躲避国民党的围捕。

当时,陈独秀所租住的房子紧挨着一个叫潘兰珍的女人的家,虽然当时陈独秀每日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研读马列著作而深居简出,但与邻里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交集的。

几次相见后,陈独秀对这个虽然生活清贫却举止大方的姑娘印象深刻,而潘兰珍也对这个知书达礼又十分和善的先生很有好感。

陈独秀在随后与潘兰珍的来往中,得知了对方的身世,不由得感慨万分。原来,潘兰珍也是一个苦命人,她本是江苏通州余西镇的一个普通农户家的孩子,家中依靠几亩薄田糊口,生活极度艰辛。

后来,又因为战乱,年仅四岁的潘兰珍跟随家人作为难民流落到了上海。

外来的难民在当时的上海,生活境况同样很差,潘兰珍的父亲去了一家烟草公司做搬运工,每天赚点苦力钱养家糊口,而潘兰珍的母亲只能以拾荒来贴补家用。

等到潘兰珍十三岁的时候,她的家人也把她送到了纺纱厂当童工。对此,潘兰珍本来是很兴奋的,因为她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为父母减轻负担了。但是,读过“包身工”一文的朋友应该清楚,那个时代的工厂童工,其遭遇又是何等的残酷。

如果只是辛劳还好,但潘兰珍遇到的工头是一个恶霸式的人物,他不仅对潘兰珍经常进行打骂,还贪恋潘兰珍的美貌,最后将其强奸,乃至于让小小年纪的潘兰珍怀了身孕。

作为一个苦命人家的孩子,面对这样的不公,她们又何来还手之力,潘兰珍只能忍气吞声,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只是孩子很早就夭折了。

为了帮助女儿摆脱那个恶霸工头的纠缠,潘兰珍的父亲最后将孩子带到了自己工作的烟草公司做工。

至此,潘兰珍的生活终于安稳了下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乐得平淡。直到潘兰珍二十二岁那年,陈独秀走进了她的生活。

对于潘兰珍,陈独秀是很同情的,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如今看到底层人民生活如此悲苦,自然是十分同情。所以,陈独秀开始接济和照顾潘兰珍的生活,甚至教她读书识字。

而至于潘兰珍,尽管当时的陈独秀已经五十一岁了,但对于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先生,她起初是尊敬,后来就演变成了爱慕。

终于,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陈独秀与潘兰珍走到了一起。

陈独秀并非第一次拥有感情生活,早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就在家里人的安排下成了一次亲。陈独秀的第一任妻子名为高晓岚,出身清朝地方统领之家,是正儿八经的名门闺秀。

但是,对于这样一桩婚姻,陈独秀并不满意,他无意于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相扶偕老,也不想和一个自己立志反对的清朝官僚联姻,也不满于对方比自己还要大三岁。

只不过在那个时代,人们很难违拗家人的意见。

成亲后的陈独秀,与妻子之间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双方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就无所谓恩恩爱爱。这一问题在婚姻一开始还好,毕竟那个时候的陈独秀还没有彻底转变为一个革命者。

等到清朝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陈独秀走出去的愿望愈发强烈,他与妻子之间的争吵也就日渐频繁,二者的关系因此急转直下,尽管他们那时候已经生育了三儿一女。

陈独秀最终下决心背弃这桩婚姻,是在遇到高晓岚的表妹高君曼之后。

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的高君曼思想十分锐利,与自己的表姐夫陈独秀逐渐成为言无不谈的密友,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互相仰慕,他们最终产生私情,直至选择了私奔。

再后来,因为陈独秀常年从事革命,最终祸及家人,在经历了丈夫出走、两儿一女相继离世等重重打击后,高晓岚在五十岁的时候离世了。

至于高君曼,则长期随着陈独秀东奔西走,甚至陪他一起坐牢。但因为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高君曼感染了肺结核,最终也去世了。

经历了两次婚姻后的陈独秀,在半百之年又遇到了潘兰珍,这也是他的幸运。

潘兰珍对陈独秀很是照顾,陈独秀每天忙于写稿子,潘兰珍虽然不懂什么革命思想,但在生活上对陈独秀十分关怀。

彼时的陈独秀也从没有对潘兰珍说过自己“通缉犯”的身份,甚至于潘兰珍一直以为陈独秀姓李,这是陈独秀在当时的化名。

因为在躲避追捕,陈独秀自然不可能抛头露面,只能靠写稿子来赚取稿费,以此养活自己的家庭。

在同居两年后,由于潘兰珍一直没有生育,在与陈独秀商议后,他们决定领养一个孩子,于是就有了潘凤仙——他们唯一的养女。就此,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上海的贫民区,得以互相照顾,也算是收获了各自的幸福。

然而,这样的生活还是被打破了。在年的一天,潘兰珍带着孩子回了趟老家,等她回来的时候却愕然发现自己的丈夫不见了。

起初潘兰珍也只是以为陈独秀出门去了,可左等右等也等不来人。陈独秀住在贫民区里,每日深居简出,几乎没什么朋友,潘兰珍实在想不出他会去哪里。

在打听几天无果后,潘兰珍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以为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生活就要随着丈夫的出走而破裂了。

又过了几天,潘兰珍意外看到了一份报纸,上面记载着陈独秀被抓的事情。

因为陈独秀之前教潘兰珍识过字,使她能够大致看懂内容,而虽然对报纸上“陈独秀”的名字感到陌生又疑惑,但潘兰珍十分肯定照片上的人就是自己的丈夫。

原来,丈夫被逮捕了,还被判刑十三年。得知丈夫下落的潘兰珍,开始想尽办法与监狱中的陈独秀联络,经过几番折腾,她终于得以探监。

在看到陈独秀的那一刹那,潘兰珍的心安定了一会,又一下子悬了起来,她十分担忧陈独秀的处境。

而陈独秀在看到潘兰珍后,开始也很高兴,但转而也担心了起来。在谈话中,陈独秀劝潘兰珍赶紧回家,不要管自己的事了,好好照顾养女即可。

他们毕竟是萍水相逢,陈独秀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事情牵连到潘兰珍,但潘兰珍不同意,她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想办法在监狱附近找了处房子住了下来,时常进来探望陈独秀,照料他的衣食。

看着潘兰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陈独秀十分感动,心中也下定了决心,如果自己还有重获自由的那一天,一定给潘兰珍一个名分。

狱中的陈独秀,始终不改自己的初心,不承认国民党给自己罗织的罪名。

后来何应钦到监狱里看他,并请他题一幅字,陈独秀就提笔写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而命运最终还是垂青了这个为革命奔波半生的老人,在年,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陈独秀被提前释放出狱。

出狱后的陈独秀果断对外界公布了自己和潘兰珍的恋情,他们就此正式结为夫妻。

此时的陈独秀一没有被磨灭掉自己的志气,二没有沉浸在自由的欢愉里,还是以一副忧国忧民的态度在为国家奔走呼告。

陈独秀多次发表抗日文章,并进行演讲宣传,一如他在五四时期那样,雄言阔语展现出不减当年的锐气。

因为陈独秀的巨大影响力,蒋介石还打算让他来担任高官,但被陈独秀拒绝。蒋介石又打算给他十万元,让他另起炉灶,还是被陈独秀拒绝。

事实上,蒋介石邀请陈独秀任职可不是出于什么好心,陈独秀自己也说:“他叫我当部长是假,叫我点缀门面是真。他杀了我们那么多好同志,包括我的两个儿子,把我关押那么多年......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正是因为这样,陈独秀才坚持不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即使到了这幅光景,陈独秀依旧不舍得自己的清名,这是极为可贵的。

后来,陈独秀搬家去了江津,在那里安度晚年。因为一无公职,二无名位,陈独秀的生计就成了问题,他也只能在耳顺之年依旧笔耕不辍,来赚取足以养家的费用。

在此期间,陈独秀写成了一部名为《小学识字教本》的著作,这是他在早年就倾注了很多精力的作品,其初稿《中国拼音文字草案》曾被卖给商务印书馆,只不过由于陈独秀的身份问题而不能出版,书稿也没了下落。

在隐居江津期间,陈独秀又重新整理出了这部他在文字研究方面集大成的作品,准备由相关部门出版,陈立夫还分两次给他预支了共两万元的定金。

然而,因为陈立夫觉得这部作品中的“小学”两个字不妥,希望他改成将书稿改名《中国文字说明》。

但陈独秀认为,这个名字能够体现自己研究文字“形、音、义”三者的特点,拒不更改书名,因此导致这本书不能出版。

图书不能出版,陈独秀也就没法拿到后续的稿费,他的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在最困难的时候,妻子潘兰珍提议将陈立夫预支的两万元稿费拿出来用,但被陈独秀拒绝了。

有钱不能用,对于当时窘迫至极的陈家经济状况来说,自然是让人为难。

但潘兰珍深知陈独秀的脾气,她也没有怨言,等到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她就自己变卖一些首饰去换米面,总算让一家人捱了过来。

但没两年,陈独秀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写稿子对他来说已经是力不从心的事情了,甚至于只能卧病在床。

那段时间,潘兰珍只能一个人忙里忙外的主持家务,包括照顾已经不能自理生活的陈独秀。潘兰珍对陈独秀十分尽心尽力地照顾,每天给他擦洗身体和熬汤煎药,可谓关怀备至。

久病中的陈独秀本来心情就不好,他还被人污蔑说是日本人的走狗,每月拿着日本人给的三百元的津贴,这更让他气愤不已。

在此状态下,陈独秀有时也会对潘兰珍发脾气,但潘兰珍从无怨言,还总是好言劝慰他。

潘兰珍所做的一切,陈独秀都记在心里,只是此时的他实在没有什么能表示的东西,也只是徒增内疚:“兰珍,为夫对不起你,你跟我这些年,除了担惊受怕,还吃苦受累!”

潘兰珍听后也是很感动,将多年的委屈化成泪水,哭诉到:“兰珍孤苦伶仃,如同路边野草,先生不嫌弃我,今生得以伺候先生,兰珍知足了!”

最终,在年的五月份,当时的陈独秀已经在贫病之中奄奄一息,即将不久于人世。

在病榻之上,陈独秀把潘兰珍叫到身边,嘱咐她:“你还年轻,我走后,你找一个工作做,切记莫拿我的声名卖钱。遇到合适的,再找一个人,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必自理。”

此外,陈独秀还交待说:“那笔钱不能动,切记”。潘兰珍自然知道陈独秀在指什么,她眼含热泪,一个劲地点头。陈独秀最后是在年的5月27号病逝,终年63岁。

在陈独秀死后,潘兰珍遵照他的遗愿,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没有动用那笔稿费,她在当地的农场找了个活干,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免于衣食无着。

她也没有选择改嫁,似乎对于人生,潘兰珍也无所谓是否圆满了,只是照顾好女儿就够了。

等到年的时候,潘兰珍回到了上海,在一家小学的食堂谋了个差事,养活着自己和女儿潘凤仙。

但命运似乎没有哀怜这个苦命人的意思,潘兰珍在年查出了癌症,当年就病逝了。

在潘兰珍病逝后,她也没能和陈独秀合葬在一起,因为按照当时的规矩,陈独秀只能和高晓岚合葬。

陈独秀的一生,何其哀哉又何其壮哉,作为传统士人家庭出身的读书人,他的身上有着古人所追求的孤高的气节和昂扬的态度,纵使自己一生坎坷,也只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陈独秀把这样的态度贯彻一生,也影响自己的后代,他自己为了大众的事业而燃尽了所有的激情,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为革命事业所献身。乃父乃子,何其伟也。

作为陈独秀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的人生更为让人惋惜,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而过,殊不知尘土飞扬处,是多少人的命运跌宕。

生活带给这个女人的伤痛太多太沉重了,幸而还有一个陈独秀,给了她短暂地安慰,也难怪潘兰珍会如此爱慕和敬重陈独秀。

至于陈独秀的那部遗著,尽管在先生生前没能出版,使得陈独秀在贫病之中抱憾离世。

这部作品的书稿后来被国立编译馆分赠给几十位专家,梁实秋先生也得到一本,并将其带到台湾进行了油印。

遗憾的是,虽然原稿得到保留,但书名还是改为了《文字新诠》,作者的名字和自序也被拿掉了。

遗憾归遗憾,书籍的刊印总算是让先生的心血得到保留,这是陈独秀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