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火之变从风箱土灶大锅台到美味厨房
柴、米、油、盐、糖、醋、茶,“柴”位列开门“七件事”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曾几何时,一日三餐,家家户户冒炊烟。此番景象,文人墨客能描绘出诗情画意,而农家人体会的却是烟熏火燎的苦涩。
岁月在袅袅炊烟中穿行,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富裕起来的庄稼人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柴火、煤炭这些“黑色能源”逐渐被液化气、天然气、电磁炉等清洁能源替代。
如今,烧柴成了怀旧,燃煤也在逐渐退出农家厨房,炊烟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慢慢消失。
改革开放40年来,家庭燃料的不断升级变迁,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富强的真实写照。
资料卡
年,聊城市划定市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年重新划定市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年,聊城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聊城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聊城将力争用四年时间,完成全市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
今年1-9月份,聊城市重污染天数为11天,同比减少11天;优良天数为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创近年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9月份PM2.5浓度值和改善率均创造了单月最好水平,8-9月份连续两个月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值浓度。
王红星演示用风箱做饭时的场景。
秦秀珍老人在家中用天然气炉灶做饭。
高新区顾官屯:
这一生,大半辈子绕锅台
这一刻,炊烟散去是新村
12月8日上午,阳光穿过薄云洒向大地,给冬日带来一丝温暖。
在聊城市高新区顾官屯镇中心社区,六七位老人坐在墙根儿下晒暖儿聊天。她们正说着早饭吃的是什么,唠叨着菜价的涨跌。
六年前,在当地政府实施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化互动”进程中,石庄村的村民一起搬进了社区新楼房。
这些绕着灶锅台做饭做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终于告别了劈柴烧火或用煤球炉做饭的日子,使用起了更加环保、清洁的新能源炉灶。
时间临近十一点半,83岁的秦秀珍起身要准备午饭了。老人身体健朗,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十分稳健。记者跟随其后,到她家里探访一番。
秦秀珍住的是一楼,虽然她家中没有什么高档家什,但空调、冰箱、彩电一应俱全,厨房内天然气炉灶、抽油烟机等厨具也布置得规规整整。
“以前,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有个大土灶,每家房顶上面都会有个大烟囱。烧火做饭、取暖两用,弄得屋里黑黢黢的,一点也不干净。”秦秀珍提及40年来的变化,感慨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因为生活物资比较匮乏,在农村人眼里一根小木棍都是“宝贝”,人们在大街上走路看见了都会捡回家当柴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棉花秆、玉米秆、玉米芯、玉米皮、树枝、树叶、杂草都是村里人烧火做饭的好东西。”秦秀珍说,那时候,农村人最怕阴雨天气,柴火被雨水淋湿了就没法生火做饭,所以一看到天要下雨,人们会赶快往屋里抱柴火,或用塑料布遮盖柴火垛。
秦秀珍说,柴火返潮时,火很难点,满屋的烟气呛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最为难熬的是夏天,闷热的天气,人们从农田里回到家还要到土灶里生起烈火做饭,置身其间,常常是弄得一身灰和一身汗。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蜂窝煤开始兴起,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开始使用蜂窝煤做饭。虽然省去了捡柴之苦,烧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是厨房环境并没有改善多少。
幸福来得似乎有些突然。前几年,高新区顾官屯镇大力实施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化互动”工程,这既解决了工业用地难题,又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居住环境。“搬进新楼后,我们做饭用天然气、自来水、抽油烟机,一顿饭下来,既轻松又干净,冬天取暖也告别了大土炕和煤球炉子。”秦秀珍说,现在村里人可享福啦!
秦秀珍说,她年轻的时候,扶过犁耙过地,也赶过大车,做什么事都学得快,搬进楼房后不久她就适应了新生活,用天然气炉灶做饭、炒菜更不在话下。
给孩子做完饭用过餐后,秦秀珍便蹬着三轮车在小区内逛一逛,或者与其他老年人一起聊聊天、唠唠家常,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果说,石庄村这个上楼村是个例的话,那么,其他村庄是什么情况呢?
距离顾官屯镇中心社区有五六里路远的苏庄村,村民住的都是平房。虽然村子不大,但是村里卫生环境很好,水泥路面平坦而整洁,垃圾箱整齐地摆放在街道两旁。
“以前,村里人都烧火做饭、取暖,所以房前舍后农作物秸秆成堆,柴草遍地,也没人管。”该村村民王红星说,现在,村里每天有人打扫卫生,垃圾清运也比较及时。
“经济条件变好了,村里多数家庭使用清洁燃煤和液化气做饭,很少有人再烧火做饭了。”王红星说,虽然土灶依然存在,但只有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时才登场,平日里村里很少见到炊烟升起。
在邻居家厨房的一个夹道里,王红星找到一个弃之不用的风箱。王红星说,三四十年前,风箱是农家人做饭不可或缺的工具。做饭时,家庭主妇左手拉风箱,右手向炉膛内添柴火,风箱是她们的好帮手。
王红星告诉记者,这个风箱是四五十年前一个老铁匠留给他家的。后来,他家改用了煤球炉、液化气做饭,风箱便“失了宠”。于是,被一位上了年纪的邻居借走,但没过几年风箱又“下岗”了,一直被冷落在厨房的一个夹道里。
“这种‘老物件’在农村越来越少了,但扔掉实在可惜。”王红星擦着风箱上的灰尘说道。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真切感受到时代变迁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在广袤的鲁西大地,虽然炊烟已渐行渐远,但是发展、进步、文明、和谐的新风却扑面而来,少了炊烟的村庄越发清新如画。如今,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农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期待。
几年前,振兴煤厂工人加工蜂窝煤时的场景。
从煤球车挂相片“防伪”到配合“禁煤令”关厂
曾有大名的“振兴煤厂”见证聊城家庭“灶火”变迁
创业路上有的人占得了先机,却未拔得头筹;有的人战胜了对手,却输给了时代。煤球厂老板吴志旺属于后者。
提及振兴煤厂,聊城城区居民特别上了年纪的人或许都不陌生。该厂生产的蜂窝煤(俗称“煤球”)可是他们的抢手货。
振兴煤厂最初建于年,在聊城城区经营了20余年,主要生产加工蜂窝煤。吴志旺是当时振兴煤厂的投资人之一。
作为聊城城区的一名老居民和经营业者,吴志旺见证了聊城城区燃煤行业的兴盛与落寞。他的经历也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城区居民的生活变化。
吴志旺说,在上世纪70年代,工人工资水平还很低,东西大多需要凭票购买,很多家庭为了节省一点钱,常常自己买些散煤回家打煤球,很少有买煤球的。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开始活络起来,燃煤市场需求开始扩大。同时,在聊城城区还没通两气(燃气、暖气)前,煤不但是市民日常做饭的燃料,也是市民越冬取暖的必需物资。
当时,每到冬季,家家户户的储藏室、筒子楼角落里都会存放一堆煤球。少者几百块,多着上千块。看到潜在商机的吴志旺,毅然辞掉工作与人做起了煤球生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块煤球仅七八分钱,利润不到一分钱。”吴志旺说,不过随着煤球价格的上涨,煤球的利润也在上升。
与液化气、天然气相比,尽管使用煤球做饭、取暖还不方便、不卫生,且存在安全问题,但是聊城城区有大片的城中村,这些居民因生活条件所限加上煤球比较经济实惠,所以成为煤球消费市场上的最大客户。此外,一些小商贩则是煤球的另一大消费群体。
在燃煤非常红火的年代,聊城城区及郊区至少有三四十家煤厂供应煤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吴志旺一直把产品质量当作制胜“法宝”,坚持进好煤不掺假,所以,他生产的煤球一直以“耐烧、好用”著称。
起初,煤厂工人都拉着地排车到城区吆喝着卖煤球。后来,有的煤厂工人见振兴煤厂的煤球好卖,便打着他们厂的旗号,向不知情的市民兜售煤球。
为了避免市民上当受骗,他们便在地排车上标注了“振兴煤厂”字样。可后来,又有人在地排车上写上“振兴煤厂”继续冒牌销售。无奈之下,吴志旺便把自己的照片贴在售煤车上,这样才制止住同行的恶意竞争。
十年之前,振兴煤厂一年的燃煤销量在1万吨左右,几乎占城区份额的“半壁江山”,成为煤球市场上绝对的NO.1。
生意兴隆了,吴志旺不忘为社会做点贡献。冬天,他们为儿童福利院、敬老院送过煤球,捐赠过现金。此事还上了电视、报纸的新闻。
那几年,是吴志旺的巅峰时期。
不过,在经营煤球的过程中,吴志旺也时常遇到一些小烦恼。因为他经营的是散煤,粉尘污染还是存在的,为此他没少挨邻居投诉。
“接到投诉电话后,环保部门就来检查,我们就得停工整改,影响了正常生产。”吴志旺说,为了避免执法人员的“打扰”,他买了两箱好酒向邻居求情,不让其再投诉。
中国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吴志旺心里也清楚,任何行业都有它没落的那一天,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清洁能源在城市的大力推广普及,传统蜂窝煤在城市很快就走向了尽头。
“近两三年,环保禁煤,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更加环保、便捷的天然气得到普及,煤球的用途和市场急剧缩小,生意越来越难做。”吴志旺说,聊城城区内为数不多的几家煤厂早就关闭转行了,只有他的煤厂坚持到了最后。
年,聊城城区出台禁燃散煤令;年,振兴煤厂正式关闭。
虽然有些不舍,但吴志旺想得开,他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结果,何况城区禁燃散煤有助空气质量改善,他同样也是受益者。
如今,66岁的吴志旺闲赋在家,平时玩玩牌,打打麻将,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遇到熟人的时候,他还是愿意拉拉煤的事儿。记者岳耀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