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祖父曾竞希墓金鸡报晓探视小记

4月23日,到达双峰荷叶镇,一连二天都是细雨霏霏,能见度低、视野不太好,考虑到不影响行程安排计划,还是前往曾国藩曾祖父曾竞希墓区勉强拍了这几张照片。这墓造型与当地风俗一致,碑完好无损,坐度,应该基本还原当初造葬时的分金。从来龙起突处裁剪、立局观察,实为明师手段;天造地设,坐西向东,喝形:金鸡报晓之穴形也是情理之中,民间传闻:金鸡啄白米,只能说是风水文化的能量魅力效应,见仁见智了。如若不信,请看下文后人对此坟的描述:

在双峰荷叶,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曾国藩之所以发家,全靠着他的曾祖竞希公坟地的风水。

曾竞希是曾国藩的曾祖父。生于清乾隆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殁于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去世时曾国藩已经5岁了。

曾竞希从小热爱劳动,精明治家,一贯克勤克俭,尤其好交义友。在他四十岁时的一个春夏之交,忽来一名四川游客,上晓天文,下通地理,日月风雨气象等事均知八九。客人与竟希公情投意合,无话不谈,情同手足,与他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彼此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曾府合家男女老少个个以礼相待,从不怠慢,就这样瞬间十年过去了。

一日,这位四川客人忽然萌发了思乡之情,要回四川老家,竞希公一家自是万分不舍。临别,竟希公夫妻打发优厚路费,又送了一套最好的丝绸衣服,四川客人万分感慨,领着曾竞希父子二人跑上高嵋山前面的大西冲水桐圫中央一座山嘴上,久观其来龙去脉,左右砂水,然后郑重插下木桩作为两人将来的葬地,并对曾竞希发誓:“不管谁先去世,左边葬你竟希君,我检右边(当地习俗:左大右小)。

曾竞希也认为这山水生得好神奇,便问:“此地应是什么地?“客人附在他耳边道,此地叫“金鸡报晓”之地。”他兴奋地以手指划着对曾竞希说:你看,这山恰如一只凌空舒翼的大金鸡,这两边之山,正是金鸡起飞的长长的双翅。你我所站的这地方,正是金鸡之口。如要验证这穴位是否活脉真穴,下葬封终之时,须有三事巧合:一件是“鲜肉上树”,二件是“金盔贯顶”,三件是“雄鸡食蛙”。此三事若缺其一,均不算得活脉真穴。还有一事,葬得此地,将保佑尊府后裔出人头地,日后将成为皇帝之下第一家,名副其实的副天子,且有兄弟二人皆叱咤天下万里风云。葬此后,倘若洪水猛发,将穴前冲出一大片白沙洲来,则金鸡有白米可食,方保子孙绵绵,永远富贵,无穷无尽。曾竟希自是兴奋不己,乐得都合不嘴。

据民间传说,曾竟希下葬之日,当地方圆数里百姓,送葬的看热闹的人特别多。其中有兄弟二人刚分家,各人另起炉灶,在神冲街上的老铺子买了两口铁锅,二人头顶铁锅,也跟到坟前看热闹。

有一大嫂,为家中小孩子生日,买了一块新鲜猪肉,也顺便跟了送葬的队伍来,把肉挂在坟前树枝上,看着棺木下葬。

有一大嫂回娘家,手提竹篮,篮中有一公一母两只肥鸡,她也跟到了坟前,放下篮子看棺木下葬。这篮中的大红公鸡,见旁边草丛里跳出一只大山蛙,纵身一跳,一口啄住了青蛙。

此三件事正是验证了四川客人的活脉真穴。更巧合的是在曾竞竟希病故(年)葬于大西冲“金鸡报哓“之地后,第二年的春天里,暴雨铺天铺天盖地,整整落了三天三夜,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沿河泥鱼坝上大西冲水托余亩良田,为流沙淹没成一片白花花的大沙洲,恰似自米。于是曾府买下了这块沙洲,不再耕种。

此后不久,曾竞希的孙子,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参加了第17次小考,总算“破天荒”成为“大界曾氏”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再后来曾国藩兄弟也双珠齐入手。光彩耀杭州。

荷叶的老百姓纷纷传说:曾家"金鸡啄白米“的坟山风水是如何如何的贯气与降灵,且愈传愈广远,愈传愈神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