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外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郭业洲马朝

北京看湿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36场,为大家介绍新时代外交工作。今天邀请到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先生,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先生,他们两位还将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郭业洲副部长介绍情况。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新时代这十年党的对外工作进展情况。

大家知道,党的对外工作是全党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对外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以及靠谁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做好党的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对外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国际声望不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十年来,我们坚持在党言党为党,全力服务保障总书记重大外交议程,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全球性政党盛会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讲话,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许多外国政党政要说,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看到了世界的未来。我们全力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同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层交往,这些最高层交往引领着中朝、中越、中老、中古关系的发展。我们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服务总书记的重大主场外交、为完善相关合作机制、为增加合作动力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十年来,我们坚持说深说透说通,创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历次中央全会,我们举行了多场的专题介绍,先后应邀派出数十批对外宣讲团,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超过多场形式多样的宣介,同逾万名外国政党政要以及知名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顺应外国政党的愿望,深入介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有的外国政党领导人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要求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人手一套。我们同有关省(区、市)党委共同举办了14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介绍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实践、新成效。我们邀请多位外方人员观摩地方市县级党委常委会会议和基层党组织活动,我们还向全球网络直播县委常委会会议以及村民代表大会,参加这些活动的外国友人们说,这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会议,这是接地气的民主。

十年来,我们坚持敢为善为有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党的对外工作坚决履职尽责。众多的外国政党、非政府组织和有识之士都高度认同中方的有关立场,主动仗义执言,形成了强大声势。建党百年之际,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发来1多封贺电贺信,与我们共襄盛事。我们创新开展“政党+”交往模式,地方党委负责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出访近百批,为促进对外务实合作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十年来,我们坚持交往交流交心,持续推动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我们党同世界上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我们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多边政党对话,努力以建立新型政党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努力以夯实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助力完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的政党领导人在担任了总统、总理或者其他国家重要公职之后,专程到中联部回访,他们说这是“兄弟姐妹在聚会”,这是“回家”。我们推动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三位一体”同向发力,举办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中国的社会组织、智库等对外开展广泛交往。

十年来,我们坚持聚心聚力聚智,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把自身命运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主动向外国政党领导人致信,介绍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和经验,向外国政党提供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为那些有需要的外国政党政要、政党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援助。我们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的政党建立了政党共商机制,建立完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等平台,助力深化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持续凝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共识。我们举办了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国际和平日等纪念活动,推动有关倡议也就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落地落实。我们和世界各国政党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对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陈文俊:谢谢郭业洲副部长,下面请马朝旭副部长介绍情况。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志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很高兴出席“新时代中国外交”专场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历了一系列风险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继承发扬新中国外交核心原则和优良传统,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发展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们以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为主线,立足中国发展新方位,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新变化,坚持立己达人、胸怀天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我们大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同世界各国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建交国总数增至个,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朋友圈”不断扩大,伙伴关系网络覆盖全球。

我们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抗疫、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

我们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寸步不让,在台湾、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敢于亮剑,坚决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正当权益,始终同人民心连心。

展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外交阔步前行、再开新局。外交战线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谢谢。

陈文俊:谢谢马朝旭副部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深圳卫视记者:过去十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十年,但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声音来置疑,说中国想要“另起炉灶”,想要改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请问中方如何看待自己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呢?谢谢。

马朝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在联合国等重大场合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固步自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体系变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与使命,累计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成为第二大联合国会费国、第二大联合国维和摊款国,面临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等热点问题,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中国以促进世界安危与共为己任,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已经得到70多国赞赏和支持。

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了70%。我们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多年来为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了30%。我们发起全球发展倡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深化南南合作,为人类发展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坚定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宣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挥关键作用。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坚定做全球生态文明治理的行动派。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推动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最近我们就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提出相关倡议,为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这里我想强调,我们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什么“另起炉灶”,而是使其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只能以公认的国际法为基础,不能由少数国家制定所谓的规则,更不能把自己的“家规”“帮规”强加于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变,完善全球治理的努力不会变,推动多边合作的行动不会变。谢谢。

CGTN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我们注意到在外交领域也提出了诸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创新理念和倡议。请问,过去十年中国外交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些理念和倡议的?谢谢。

马朝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进程,正确认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科学回答应该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根本性问题,在外交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一面光辉旗帜。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我们秉持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东非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中欧班列也成为保障全球物流稳定畅通的重要“生命线”。去年中老铁路通车前,在华的老挝留学生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感激之情。

当世纪疫情来袭时,我们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最前线,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医疗专家组,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已经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时,现场多位嘉宾在47分钟内响起30多次热烈掌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也在积极推进。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笃行不怠,不懈推动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境界新局面。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根据刚才的介绍我们注意到外国政党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1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