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代另起坟,屋住三代必走人,古人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传统的陋习逐渐被我们摒弃,但是有很多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却并非全部没有道理。
比如很多老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
这句话是无数老一辈人经历过并且总结出来的精髓,流传到今日至今适用于我们。
老人
人过五代另起坟背后的现实意义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古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从古至今最注重的就是传承,而传承二字不仅指我们要继承古人们创造传扬下来的文化和智慧,更是要继承先人们的血脉和精神。
古人将这些珍贵的经验一代代地传递下来,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承袭,再传给后人,这才是传承的真正意义。
古代人最重视宗族礼法,但是随着王朝更迭、时代变迁,现在人们之间的亲戚血脉观念逐渐淡薄,不像是古代的人们会特地为了自己的家族设立宗祠,逢年过节去祭拜祖宗。
宗祠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不信鬼神,不念前世今生,比起靠着祖宗的庇佑,大家更相信的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财富和家业。
但在一代代的传承之下,祭祀活动依旧存在于广大百姓之间,有一部分人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祭拜祖先,把原有的祖宗十八代改成了五代人,这样做不仅方便记忆,更贴近于现实。
其中的五代指的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及自己,这五代人的血缘关系最为亲近,也更方便于一个家族的划分。
每年两节去祭拜的时候,大家一般也只祭拜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向上数的五代人,而“人过五代另起坟”这句话也是从此得来的。
祭拜
表面上的意思就是一个家族从高祖时期开始流传五代之后,就要重新看风水、选地方来确定这个家族下一代祖坟的位置。
有很多人都非常相信风水之说,这些人认为若是能够将家中先人的祖坟安放在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不仅能够让去世的先人在“西方极乐世界”得以享福,还能庇护后世子孙在学业和事业上能够顺风顺水。
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甚至可以保佑一个家族百年间兴旺发达,所以他们在挑选祖坟上分外看重,但在他们眼中再好的风水宝地也只能庇护一个家族五代的人。
五代身为一个周期,等到第六代人诞生的时候,因为血缘关系太远,就算再如何祭拜也不能够得到祖宗的荫庇,所以这第六代传人就需要另外去寻找一个绝佳的地方来建造新坟,来为接下来的五代人谋福利。
风水宝地
同宗五代的划分的标准和缘由
之所以刻意划分为“五代”,除了有方便让一个家族的后世子孙祭拜祖先和风水堪舆之说的原因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代这个数量是根据人类的正常寿命所制定的规则。
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恒定的,从来都不存在什么长生不老,人死如灯灭也意味着一代的终结。
现在社会越来越进步发达,百姓们的生活相对应的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便捷但是高糖高油的外卖、工作压力下的极度不自律生活和一些意外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缩短一个人的寿命。
子孙祭拜祖先
而人的一生若是能够在无病无灾的情况下活到80岁,就已经算是普通人中的高寿了,祖父母,父母和自己三代人生活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常态。
在三世同堂的情况下,自己再结婚生子孕育了后代,算是四世同堂,任何一个家族四世同堂的状态在外人眼里看来都是无上的福报。
五世同堂的情况也存在,但毕竟不多,所以基于人类平均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一个家族五代作为一个轮回是最合适的周期划分。
第一代和第五代人之间的年龄相差极大,彼此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所接受的文化理念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血缘观念越发淡薄。
四世同堂
他们无论是共同话题还是居住地都不会有很大的交集,日渐疏远是必然的结果,更不必提起第五代以后的子孙们。
而五代也指“五服”之内的同族宗亲,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他们认为若是出了五服的关系,哪怕继续延续了后代,也再不算是血缘浓厚一家人。
大家一般管第六代的人叫做同族旁亲,这些人和前五代的先人们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也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亲昵。
但是亲情关系的淡薄并不意味着宗族关系就此断绝,为了组建全新的同族宗亲,第六代的人们会选择重新寻找安放祖坟之处。
同族宗亲
这样的行为不仅代表着他们这个家族要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更是表现了他们对后代会拥有美好未来的期许。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我国身为人口大国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人死后火葬的方式开始在全国普及。
火葬的出现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节省了很多土地,让这些土地可以用来耕作种植,也正是因此,大家也逐渐的对回到老家祭拜祖先的概念开始模糊,甚至还衍生出了网络代替扫墓这个前景非常好的热门职业。
五代一迁坟的规矩也从此开始改变,开始缩短到三代甚至一代,大家也不再迷信于风水之说。
迁坟
房过三代必走人背后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人过五代另起坟”的背后除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族观念就是风水迷信的话,那么“房过三代必走人”背后可是有非常强大的科学依据。
在古代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他们的背后都需要有一个家,他们在外出工作一天后可以回到家中吃饭休息。
家不只是每个人最放松的地方,更是全部精神的寄托,大家不断地拼搏努力,就是为了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而拥有一个家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一个房子,有了房子才算有根,才算有了可以让自己娶妻生子、绵延后代的地方。
现在的房子都是无数工人先打好地基,后用钢筋和混凝土制造而成,不仅可以完美地抵御风吹雨打,甚至几十年后依旧可以屹立不倒。
房子
但是在古代房屋建造却并没有如此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也没有这么多坚固的材料,古代的房子一般都是由木头或者泥土制造而成,只有富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琉璃瓦,很多贫困百姓家中屋顶铺得都是稻草,根本经受不住狂风暴雨。
那些相对来说好一点的木头房子也并不坚固,在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下,木头会出现腐蚀和风化的状态,时间一长,很有可能会造成房倒屋塌的惨剧。
所以古代的房子需要经常修缮和重新建造,生活一代人尚且可以,两代人生活了几十年后,再好的木料做的房子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若是三代人还不换房子的话,惨剧出现的概率可以说是百分百了。
古代的房子
所以出自于安全方面考量,古代的人们在房子历经三代就一定要推倒重建,除此之外换房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基于家中子嗣数量方面的考虑。
古代一个家族最讲究的就是人丁兴旺,家中后代子孙枝繁叶茂也是有福之意,而且古代并不讲究计划生育,三世同堂非常普遍。
所以很多古人在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哪怕再如何贫穷的人家首选条件还是大,会选择建造大到可以容纳子孙同住的房子,这样就可以给后代子孙留下足够居住的房间,大家庭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建造房子
若是有的家庭最初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只能选择建造小房子,日后也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新建造一个大房子。
如果一直没能攒够钱将房子推倒重盖,家中的子嗣年纪大了,在结婚生子以后就会选择分家,用这样的方式“另起炉灶”,然后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因此也印证了三代走人的那句话。
从古至今,房子一直是一个家庭实力的代表性存在,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之前一定会改变一个家庭的条件,无论好坏。若是连续三代人的努力,都没能让这个家庭富裕起来,大多情况下也就不会有第四代继续支撑下去了。
房子
若是连续三代人共同努力,让一个原本贫穷的家庭变得富裕起来,那么富裕之后的家庭成员们也不会选择住在原来的破屋子里,他们有了可以选择的权力,自然会改善生活水平。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房子过三代必走人的道理几乎是不变的铁律。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有很多家庭不止有一个房子,他们并不会让自己拥有的房子空置,而会选择租出去。
这样的行为一来为了不至于让屋子没有了“生机”,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找人帮忙打理房子,二来也能够在给没有足够经济实力买房的人提供一个住所的同时给自己的家庭增添一份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