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访问对话龙芯中科董事长CPU和操作系

本文转自:国是直通车

时间窗口

年12月30日,在中国声谷龙芯中科(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观众在参观了解最新研发的7A等芯片技术。中新社发许庆勇摄

微软-英特尔的Wintel体系和ARM-安卓的AA体系主导了全球信息技术体系的生态系统,现在有了挑战者。中国一家公司推出基于自主指令集的国产CPU芯片,为中国打造第三套生态体系提供了可能。

中国国产CPU“龙芯”的设计者龙芯中科,正致力于打造独立于Wintel和AA的生态系统。这标志着中国庞大的信息技术体系向底层迈出关键一步,但在成功之前还有巨大的挑战。

为何苹果能富可敌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总规模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但利润微薄。年,中国信息产业百强的利润总和是美国苹果公司的50%。目前,苹果公司市值近2.7万亿美元,17万亿元人民币。据预计,年苹果公司的利润将达到八九百亿美元,可谓“富可敌国”。

在PC领域,英特尔的利润率远高于PC整机厂商;在手机领域,做整机的苹果,利润率远高于中国的手机芯片企业。为何电脑是芯片企业挣钱,而手机却是苹果赚钱,其财富密码是什么?

国是直通车侯雨彤制图

在近日的采访中,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表示,整机、芯片仅是现象,本质上,全球的信息产业都建立在硅谷公司提供的“底座”上,硅谷升级产品,整个产业必须升级。如微软推出新的操作系统,所有电脑都要升级。产业主导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能获得最大比例的利润。

对于信息技术体系来说,比芯片、操作系统更底层的是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软硬件界面,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石,一种指令系统承载了一个产业生态。如微软和英特尔的X86指令系统承载了桌面计算机和服务器产业,ARM指令系统承载了手持移动终端产业。

中国一直都希望打造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年来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速了中国这一进程,倒逼中国行业和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CPU和操作系统,即更换“底座”。

以国产CPU为例,现在一共有6家CPU设计企业,采用三种技术路线:一是合资,二是授权,三是自主。前两种都是采用国外的指令系统。

龙芯中科是唯一一家推出自主指令集的企业。龙芯中科于年正式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oongArch自主指令集,并基于此指令集上市新一代3A/3CL芯片。

“指令系统就到底了,它不依赖于任何东西、任何人,整个产业生态依赖于它”,胡伟武表示,如果中国没有自主生态体系,相当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永远是在别人主导的体系里打工。

融入全球体系还是另起炉灶?

中国发展信息技术体系,一直都有技术路线的争论:是融入国际企业主导的生态体系,还是另起炉灶打造自主生态体系?

二者各有利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繁荣,得益于融入全球技术体系,但弊端是受制于人,市场换不来技术。另起炉灶则有日本的前车之鉴,日本由于采用独立标准,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中已经落后。

对于另起炉灶,更换“底座”,胡伟武的理解是,指令系统如同语言,中国的作家可以写英语文章,但不可能基于英文发展民族文化。指令系统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年开始,中国已开始发展自主和兼容的指令系统,但在X86和ARM体系下,所有的软件国外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如操作系统的模块、工业软件、数据库、浏览器等,在X86基础上做自己生态的幻想破灭了,中国不可能基于国外的指令系统建设自主的信息产业生态。

胡伟武认为,中国现在另起炉灶,是因为来到了独特的时间窗口。一是摩尔定律正在逼近瓶颈,3纳米制程工艺将是极限,芯片性能提高也逼近极限,这将改变过去中国芯片制造永远在追赶先进制程的状态。

二是全球正处于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中。中国颁布了《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在电力、石油、煤炭、教育、银行等八大领域推行信息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这八大行业带来了数万亿元的市场空间,给自主生态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时间正站在有利于中国企业的一边。胡伟武认为,如果中国在10年后才开始打造自主指令集,将没有机会建设成自主生态体系。

同时,中国不会放弃“两条腿”走路。胡伟武认为,中国国产芯片企业有6家,只有龙芯中科一家发展自主指令集。从产业角度看,在产业发展初期,采用合资、授权的方式发展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这样的发展路径是对的,但最终还是要发展自主生态体系。

中国何时能补足短板?

胡伟武说,如果把创新比成一个函数,过去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