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镖局真的是靠武力吃饭吗

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kstejiao.com/m/

一说到镖局大家可能就想到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虎踞镖局、晋阳镖局、龙门镖局等等,但镖局真的是如金庸先生笔下的那样打打杀杀,只靠武艺和江湖义气就能完成护镖任务吗?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镖局嘛,就是负责保护货物安全的武装雇佣军。他们的责任就是打垮或者是震慑沿路的盗匪。

但是你想,现实中的镖局怎么可能只依靠武力横行江湖?那真要是天天打架,死伤肯定难免,所以就论成本,这就不现实了,毕竟是个生意。

所以镖局真正的能力不是武力,而是和沿路的各种社会网络比较熟,它会用各种方式摆平各种江湖势力,其中当然就包括花钱。

那从这个角度来说镖局是啥?当你委托镖局保一票货的时候,你不是在雇佣武装,本质上你是雇佣了一个和各派江湖势力谈判的中介机构而已。给镖局的费用,本质上就是一笔相对合理的买路钱,由镖局再分配给盗匪而已。

那为什么商人不直接把钱分给路上的各路江湖势力,而需要通过镖局这个中介呢?答案是信誉。中介的作用并不是降低交易成本,而是通过自身的信誉体系保证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当然,中介自身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否则没有人会为其买单。

1.生意人和绿林人士相互不了解,导致没有信誉为基础的交往;

2.生意人不了解道上的规矩,自己给吃亏的风险很大;

3.生意人不了解没有办法结交绿林人士,而结交的成本又很大;

4.生意人结交绿林人士会被同行和官府认为也是绿林人士,对自己的生意造成影响;

那镖局讲究的是什么

"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赏脸了"——《笑傲江湖》福威镖局林震南。

镖局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使黑门槛的(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能够摆平,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于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的名捕之流。

例如北京八大镖局的会友镖局,后面站着李鸿章。但他们走镖仍然遵循一个原则:见人三分笑、让人三分理、只饮三分酒。原因在于,一不压地头蛇;二伸手不打笑脸人;三是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的是押镖路上的顺遂与平安。

当然护镖之人肯定也要有一定武艺在身,不然总不能哪个剥皮无赖都要打点一番。除了武艺之外镖师还有三会一不。

三会一不

走镖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日夜兼程风吹雨淋暂且不说,风餐露宿也都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甚至得面临各种各种的险境。因此,镖师们在带徒弟时,会教给徒弟“三会一不”的技能,这也慢慢地变成了规矩。

  一是要会搭炉灶。因为走镖多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为了不至于饿肚子,镖师们就得自立更生,搭炉灶做饭菜才能饱腹。

  二是要会修鞋。鞋在镖师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所以没有一双合脚的鞋,将会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可提前备好鞋子或是在沿途中买新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脚。因此镖师们都得会修鞋,要保证不影响行走。

  三是要会理发。走镖有时一走就是数月,而且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镖师们常常是风尘仆仆,一副狼狈相。偶尔路过城镇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中国向来注重礼仪,因此拜访他人一般都要把自己修整干净、收拾体面再去,这时镖师就得学会理发,打扮自己,这样一来,不仅自己不丢面子,而且还可以显示镖局的实力。除了“三会”,就是“一不”了,这“一不”就是不洗脸。在走镖的过程中,“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的意思。

  其实深究其原因,不洗脸只是为了保护皮肤,有过极限探险运动经验的人士都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所以,古代镖局单单依靠武力吃饭,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