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一高中生发明节能燃气灶,竟成功改进了
在11月25日落幕的第31届金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永康一中学生再次斩获佳绩,胡可、朱伟倬、陈耽亲、楼芳亦、柏忠卫获得一等奖,颜士博、章泽鑫、徐琦敏获得二等奖,贾依雯、吕创、陈泽予获得三等奖。
其中,高二学生朱伟倬是唯一一个获得两个一等奖的学生。喜欢美食的他,参赛的两个作品都与厨房有关。
两个作品一个是“节能燃气灶”,另一个是“永康肉麦饼制作工艺的改进与创新。”朱伟倬说,他的这两个作品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吃货们一定要看看哦。
既解决烤饼易焦的问题,又保持饼的色香味
众所周知,烤肉麦饼是个技术活。火大了容易焦,火小了馅儿不容易熟。朱伟倬是个资深吃货,他也知道这一点。“平时亲戚朋友聚会时,第一次烤饼的新手经常把饼烤焦了。”看到这个现象,喜欢思考的朱伟倬决定想个办法:永康肉麦饼名气大,工艺上能不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朱伟倬改进了原先受热均匀的平底锅,将其变为三层:高温层、中温层、保温层。“利用不同高度产生的不同温度,可以让刚入锅的饼中温免焦,快要熟的高温催熟,已经熟的则放在水箱上保温,多余的热量还可以烧开水。”朱伟倬介绍,这样做可以解决新手烤饼易焦的问题,同时恒温层能充分利用每一分热量,保持饼原有的色香味。
锅盖方面,朱伟倬将传统的铁皮盖改成透明的钢化玻璃盖。这种材料无毒、环保、耐高温,热稳定性好,方便直接观察锅内饼的受热情况。
“肉麦饼是永康特产,网销已经风靡好几年,但网销的肉麦饼破损率几乎达一半。”朱伟倬希望自己的这个设计,能让更多想吃肉麦饼或者在外的永康人自己动手,吃到热乎乎的永康特产。
节约大概15%的燃气,每年能省50元
朱伟倬的另一个作品是节能燃气灶,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经常进厨房的朱伟倬发现,遇到有风的天气,炉灶上的火被“呼呼”地吹,大量热量被带走。即使是在无风的环境下,热量也会从锅的四周“逃跑”到空气里。
朱伟倬上网查阅资料后发现,我国台式燃气灶的普及率约55%-55%,嵌入式燃气灶的热效率为52%-55%,热效率超过60%的燃气灶不到1%。“跟欧美国家80%的热效率相比,我们每年浪费掉的燃气资源太多了。”朱伟倬感叹。
通过去市场考察、家中反复实验之后,朱伟倬给家中的燃气灶增加了两个配件。
一是倒锥形防风聚火锅架,利用它倒锥形的形状可以起到挡风和聚火两个功能,增加了火和锅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热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同时,在锅架的底部打通气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供给,确保燃气充分燃烧。
二是储热条,它可以吸收一些不可避免被浪费掉的热量储存起来,在熄火后一定时间内达到保温作用。储热条主要作用是有利饭菜的增香和保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或者不用。
朱伟倬的指导老师、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实验中心主任黄明松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节能燃气灶,可以节约大概15%的燃气,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如果一户平均一年节约50元的话(按液化气5瓶/年×92元/瓶×节约11%=50.6元计算),永康每1万户就可以节约50万元。浙江省有80多个县,可节约多万元。倘若能将节能燃气灶推广到全国,那每年节省下来的燃气资源将是天文数字。小发明,真的可以创造大效益!
爱探索,习惯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
朱伟倬的父亲朱一大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许许多多孩子一样,他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东看看、西摸摸、瞎动动、再问问。时不时闹一点笑话。”朱一大说。爱探索的朱伟倬小时候拆过不少玩具,还拆过家用电器。
“我爸妈很宽容,不但没有责骂,反而是及时正面引导。”朱伟倬说,他能获奖,和爸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兴趣是第一个老师。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朱伟倬会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从而产生灵感。朱一大透露,节能燃气灶的创意,就是他在蛋炒饭时,突然遇风,本能地用手去挡风而突发奇想,产生灵感的。
谈到获奖,朱伟倬首先要感谢母校。“永康一中为我提供了一个好理念、好平台,而且校长经常鼓励我们去创新、去身体力行,不断地去改进、去提高。”朱伟倬说,“有永康一中这个坚强后盾在,我会像初生牛犊一样勇敢一些、大胆一些,接下来好好准备省赛,甚至冲击全国赛。”
永康日报社区工作室供稿
记者程高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