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火亡人不是一家一户之殇,不是闹
高层住宅火灾造成母女双亡
小火亡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起火灾亡人事故
大家脑海中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
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其实,据统计,亡人火灾不一定都是大场面。很多过火面积仅有几平方的“小火”,往往也会危及生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小火亡人”事故。
什么是小火亡人
所谓“小火亡人”,顾名思义就是指过火面积小,却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据统计,在全国历年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中,“小火亡人”事故占到亡人火灾总起数近7成。“小火亡人”不再是一家一户之殇,已成为全社会之痛。
12月21日早上7点多,西安城北一高层发生火情,现场浓烟滚滚,事故造成一对母女身亡。
据了解,事发在西安龙首北路天竹综合大厦,高29层,为三梯八户,着火点为十楼一住户家中。事发后,当地消防派出三支中队参与灭火,上午九点钟左右,明火被控制。消防共救出两位住户,两人不幸身亡。目前,起火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
年2月20日凌晨一点,位于天津南开区的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火灾,火灾造成屋主83岁的李奶奶死亡。起火原因是李奶奶睡前卧床吸烟,香烟没有燃烧完李奶奶就睡着了,烟头引燃周围的可燃物,从而导致“小火亡人”事故。
年1月31日晚,宁河区一平房因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火灾造成一人死亡,死者是一名78岁高龄的老人。
冬季“小火亡人”特点
1、冬季是亡人火灾的高发期
冬季寒冷、干燥,居民用火用电增多,发生“小火亡人”的机率提高。
2、夜间熟睡期间高发
冬季天气寒冷,容易造成深睡难醒,导致89%的亡人火灾发生在夜间。
3、用火用电不慎是主因
“小火亡人”多发生在人员居住场所,如卧室、厨房等,卧床吸烟、超负荷用电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容易诱使火灾发生。
请认真学习以下消防知识点,
为冬季防火敲响警钟,
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
家庭防火篇
要定期检查家中的电气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家用电器要摆放在防潮、防晒、通风处,周围不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各种插座应远离火源。
使用家用电器时要按照说明正确、规范使用,杜绝各类违规、超范围使用情况。在使用煤气、液化气时要注意经常检查炉灶、阀门、管道等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液化气灶具要注意平时的保养,一旦发生管道破损漏气要及时维修。
如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时,要将其存放于厨房内通风良好的地方,不能存放在主人房间、餐厅等场所,严防高温和日光直晒。家中的楼梯口、阳台等通道堆放杂物时,要及时清理。
休闲娱乐篇
冬季人们外出旅游、休闲、购物、娱乐增多,在进入宾馆、酒店、商场、KTV等人员密集场所时要留意安全出口方位和场所的疏散路线。
发生火灾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要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按照逃生路线迅速撤离。
开车出发前,一定要对车辆进行“体检”,查看汽车油路有无滴漏现象,及时更换破旧轮胎和老化线路,车上要配置灭火器、消防锤等应急工具,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快速自救。
卧床吸烟篇
吸烟,特别是卧床吸烟,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由于吸烟导致的火灾大约占家庭火灾的29%。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在喝醉酒或过度疲劳情况下,烟未吸完,人已入睡,或者昏昏沉沉,烟头及烟灰一旦掉落在被褥、衣服或沙发上,极易引发火灾。
同时,由于冬季干燥,如果将未熄灭的烟头、火柴扔在可燃物里、废纸篓中、柴草垛旁等等,烟头慢慢燃烧,一起起火灾就在“随随便便”中发生了。再次提醒,一定要杜绝卧床吸烟和随地乱扔烟头的坏习惯。
火场逃生法则
1.逃生第一。火灾来袭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熟知路线。家庭成员平时要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线路。
3.果断逃生。受到火灾威胁,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
4.谨防窒息。如有轻微烟气,用湿毛巾捂口鼻可以通过。现在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遇到浓烟时,尽量不冒然穿过,要寻找能够安全逃生或等待救援的地方。
5.着火自救。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勿乘电梯。遇火灾切莫乘坐电梯,应该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拖延火势。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应用浸湿衣物堵住门窗并泼水降温。
8.等待救援。所有逃生线路被封堵时,要退回室内,用手电,呼喊,电话等方式求救。
9.下楼有方。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道、阳台、排水管逃生,或将床单连成绳索后下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