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老师我学会了xx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师:孩子们,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你知道什么叫长大吗?孩子,你说。生:就是慢慢的变大、学习师:后面一个词:学习,学习什么的呢?生:学习自己独立的做某件事。师:对呀,就是独立做事的本领,对不对?学了一个本领又一个本领。我们慢慢的像这样长大了。所以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学习本领的过程。大家想想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二、学会列提纲1)选材师:先不急,我们看看啊。有没有像图画上小姑娘弹钢琴的,学习那些才艺的,有没有?生:我学习过手鼓。师:哦,手打手鼓对不对?非常棒。掌声响起来,节奏感很强。生:我学过国画,现在一直在学。师:国画,而且进阶了,对吧?掌声响起来。有段位了啊,这是有才艺的人。生:我学过合唱和钢琴。师:哟,学过合唱和钢琴,觉得哪一样最好?生:我觉得是钢琴。师:哎哟,跟图画上的小姑娘一样,学的都是钢琴,弹钢琴真的是很有才艺。生:我学得是素描。师:素描。能把一个人画像,那可是本领。好,除这些才艺之外,有没有学过一些运动的本领啊,强身健体的本领啊?生:我学会打乒乓球。师:哎呦,你来我往,运动十分激烈,有助于身体健康。生:我学会游泳。师:游泳,会了吗?生:呃,我现在只会一个蛙泳。师:哦,会蛙泳,很了不起的。再继续学,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对不对?我学会了蛙泳,以后都不怕水了。生:我学过单杠。师:单杠,一个体操,对不对?练体操有助于体型好。生:我也学过打篮球。师:打篮球,投过篮吗?生:嗯,投过。师:哎呦,哎,看这个身高啊,有小姚明的气象。请坐,很厉害!生:我学过足球和篮球。师:好,哪一样最擅长?都是,进过球吗?不要点头,进过球吗?生:进过。师:好,进过球,声音要响响亮亮。会踢足球的孩子很厉害。嗯,中国足球有希望。好,就这位。生:我学过羽毛球。师:打羽毛球,哇,运动量很大哟!一动羽毛拍子浑身冒汗,对吧?嗯,好,除了运动才能之外,有没有像图案当中的小姑娘一样学会了某种家务。生:我常常在家里扫地。师:哎呦,会扫地。家里变得干干净净。从此。生:我学会了擦桌子。师:擦桌子啊,桌子上以后就是亮亮堂堂的了啊。生:我学会了拖地。师:拖地,有没有其他的更高级的啊?生:我学会了做饭。师:做饭,哪一道菜?生:我会做那个青椒炒肉和那个红烧排骨。师:哪个更擅长?生:红烧排骨?师:哇,会做肉菜,有大厨的资质啊!生:我学会了打扫房间。师:哦,打扫房间。是个勤快的孩子。生:我学会了每天早上帮爸爸妈妈整理床铺。师:整理床铺,被子叠得很整齐,对吧?哎,床铺从此不乱了。好,除了家务之外,有没有到乡下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过农活?生:我帮我奶奶锄过地。师:好,锄过地。锄地啊,吴老师都不会锄。生:帮我爷爷种过萝卜。师:种萝卜。哎呀,这个本领不错。生:帮我爷爷奶奶喂过鸡。师:喂鸡,喂鸡这个本领啊,哎不是每个人都会,不简单的啊。生:我帮我舅舅拔萝卜。师:好,帮舅舅拔萝卜。嗯,是个拔萝卜的孩子。好,最后一位。生:嗯,我帮我外婆掏过鸡蛋。师:掏鸡蛋,要跟母鸡斗智斗勇的,对不对?母鸡可不让鸡蛋让你掏走。好的,孩子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有技艺傍身。好,孩子们。请拿出笔来。选择一样,自己认为最拿手的本领全部写上。我学会了什么,好不好?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最有成就感的本领。2)理步骤,列提纲师:好,读一下。生: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师:读一下,生:我学会了踢足球。师:嗯,读一下,生:我学会了绘画。师:好,请坐。最近吴老师也学会了一种本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呢?什么?生:做饭师:说清楚了,是做饭吗?是什么,太棒了。像这个孩子说话,炒鸡蛋。你知道吴老师是怎么学会炒鸡蛋的吗?哎,吴老师炒鸡蛋哪,有这么几步。图片(生读屏幕)第一步,说,准备鸡蛋和配料。第二步,学习磕鸡蛋。第三步,学习搅拌鸡蛋。第四步,学习锅里翻炒。第五步,鸡蛋出锅。师:哎,原来学习炒鸡蛋有这么五步。哎,想想你学习的过程当中,你能不能像吴老师这样写出每个步骤,每个步骤用几个字,很简练的写出来。可不可以?来,大家下面试试,好吗?来看看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每步用几个简练的词概括。图片(教师巡视、指导:不一定要有五步,四步也行。)

三、扣重点师:好,来读一下。生:我学会了洗碗,第一步,就是先把碗里的饭倒掉。第二步,先用水冲一下。第三步,用上洗洁精。第四步,用水冲一下就好了。师:嗯,好的,很清楚。四步。注意了第三步,用洗洁精来进行来搓洗。好,可以说清楚,好吗?生:我学会了打篮球,第一步,做准备活动啊。师:先做准备活动,注意。防止拉伤扭伤。生:第二步是学习发球。第三步是学习三步上篮,师:这部太重要了。生:第四步是学习运球,最后一步是学习传球。师:掌声响起来。先自己打,然后团队合作。哎呦,每一步都很到位。这孩子真的会打球,我说他具有姚明的气质,还真有。生:我学会了包饺子。第一步做面皮。师:换个词,擀面皮,好吗?生:第二步,准备肉馅。师:哎,剁肉馅。生:第三步,面皮沾水。第四步,把肉馅放进面皮。师:叫放吗?包进面皮里,对不对?第五步呢?第五步,捏什么?生:捏形状。师:捏饺子的边,对不对?防止肉馅露出来。好,掌声响起来。要注意写清楚,好吗?来,好。孩子们,唉,你知道在吴老师的这个五步当中。你知道对吴老师来说,哪一步对吴老师最有挫败感,或者说哪一步对吴老师来说最富有挑战性啊?生:我觉得应该是第四步,学习锅里翻炒。师:哎呦,可能对你来说有点难,但是吴老师力气比较大,这个不是问题。好,大家可能猜不出来,其实知道是哪一步吗?生:您说是第二个磕鸡蛋。

四、例文引路,梳理变化。师:你也觉得很难,是吧?对呀,吴老师觉得这一步是最难的,连续磕多次才成功。所以这一步对吴老师来说最具挑战。哎,那吴老师怎么磕鸡蛋的呢?吴老师把学习磕鸡蛋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死磕记》,知道什么叫死磕吗?不成功绝不放弃。对,这叫死磕。好的,想不想知道吴老师怎么磕的?来看过去,谁来读一读。师:咱们班谁读书声音最大,最好听。哪一个?好,你来。生读课件内容。师:都听懂了吗?听懂了,师:吴老师挑战磕鸡蛋,挑战了几次?你来说。生:有三次师:三次,哪三次?我们来看过去。先来看第一次,来,谁读一读?生:第一次:我拿起一个鸡蛋,对准灶台,猛地一磕,“咔嚓”一声,鸡蛋粉身碎骨,蛋清蛋黄蛋壳沾满双手,并飞溅到灶台上,墙壁上。太沮丧了,打个鸡蛋都惊得老妈一身冷汗。师:真好。你看看第一次磕鸡蛋,吴老师是尝试了一下,对不对?但是呢,失败了。那第二次呢。快速读读,告诉我第二次磕跟第一次磕有什么不同?生:第一次磕是猛地一磕,第二次是轻轻一磕。师:好,动作不一样。还有哪个地方不一样?生:他第一次,鸡蛋磕一下子,就碎了。第二次,是先裂开一条缝,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再掐在缝的两侧,最后“拉”。师:动作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孩子。生:就是第一次,他说了那个“并飞溅到灶台上、墙壁上,”说明蛋清和蛋黄都分成了好几块。而第二次的话,“蛋黄连着蛋清向上弹起,一个优美曲线,”啪“地一声落在地上。”。是完整的。师:好的,第二次是完整地落在地上,第一次是飞溅出去的。好,结果不一样。好的,第二次,我已经改进了自己的磕蛋方法。好,看看第三次。师:第三次和一二两次又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磕蛋动作上。来女孩子。生:这个地方说了,“我的大拇指向内一扣,向外一拉。”师:好的,你看“向内一扣,向外一拉”都是什么动作。“扣、拉”是不是动作上改变了,对不对?好,还有哪个地方不同,又做了什么?生:就是他的妈妈首先是只说了一句“拉”,然后第三次是妈妈念着节奏,“一二三”。师:好,妈妈也改变了,妈妈增加了节奏。来,掌声响起来。好,你看看第三次又改进了,对不对?好,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师:一二次失败了,第三次怎么样?继续说。“鸡蛋稳稳的落在了碗里。”是的,结果也不一样。孩子们你看看这三次挑战的过程相同吗?三次挑战,三次的动作不相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啊,这三次产生的过程怎么样?你看一下第一次是这样,对不对?第二次怎么样?学会注意呀。第三次怎么样?这样,所以过程怎么样?看到没有?是呀,你看看这条曲线,对不对?也就是过程了。师:如果我们去写挑战过程的时候,每一次挑战都一样的,那还叫过程曲折吗?不叫,那叫平铺直叙。所以,孩子们写挑战过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要注意一次挑战跟一次挑战的不一样,一次一次在改进,特别是动作在改进。明白了吗?好,除了我们在挑战的过程中,动作在变化,结果也在变化。那么在我们这个文字里面还有什么变化呢?生:心情也在发生变化。首先是沮丧,师:好的,好,第二次挑战,心情怎么样呢?生:第二次挑战十分紧张,因为我第一次摔坏了一只鸡蛋。师:第三次呢?生:第三次成功是担忧。师:连摔两只鸡蛋,第三次蛋宝宝的命运又如何呢?心里十分担忧。真好。孩子,掌声响起来。你看看,其实心情也跟着变化的不一样。你看看,心情一上一下,一起一伏。对不对?师:所以孩子们在挑战的过程中,你看看这个图.对不对?吴老师去挑战磕鸡蛋的过程中,有两条线在运行着,一条线是过程曲折,一条线是心情起伏。他的挑战过程充满了什么。你说。图片生:充满了艰辛。师:掌声响起来。充满了艰辛,充满了趣味,对不对?生:是的。师:好,孩子们,回到我们的这个学习本质的过程当中来。你看看,在我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一步对你来说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呢?请你在他旁边打一颗星。(根据例文,再次学习抓重点。)

五、练笔,只描写重点。师:能不能能把这个挑战的过程也记录,可以吗?好,来孩子们看课件。讲要求,成文章。好的,这两个变化,一个是曲折,第二个是心情的起伏。好,比一比谁的学习本领的经历写得最有成就感?你挑战的越强就越有成就感,明白了吗?好,拿起笔来用就行,空两格。(生写,师巡视。)在第二行写,前面不要交代了,直接写你挑战的。一定要写出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要写变化。第二次、第三次又有什么改进?这样才做到曲折。开门见山,不要绕弯子。遇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实在不会写的举手。吴老师,我来帮你。特别要注意啊,第二次挑战和第一次一定要有变化,有变化才能体现曲折。失败的心情怎样呢?不要忘记心情的变化。还剩下三分钟。时间到,把笔放下来。师:在交流挑战过程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想写的话说出来。我相信你说的比写的还要好。好,下面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写的。来,这位同学来,到前面来。(学生分享,教师指导点评。)师小结:孩子们,写挑战的时候,请记住,只能写挑战的环节。我们写挑战的时候,只能在学习过程中选一步来写。我们刚才只写了最具挑战的一步,写一步。好,那么课后请大家补上第一步,添上第三步。师:你可能最难的是第三步,也可能是最难的是第一步。反正是补上其他的步骤,听懂了吗?六、梳理学习的原因(也是能够在结尾点题,升华主题。)师:好,来,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学习洗碗呢?生:因为我觉得爸妈们平常上班回家很累,所以我想帮他们做点事情。师:这是孝顺的孩子。要交代学习的缘由,写在第一段。明白了吗?好,本领学会了,学会了洗碗,你告诉我,你的感受是什么?很有成就感,对不对?我终于长大了,最后要写出学习本领的滋味。好,孩子们,这样一篇文章就写完了。课后完成整篇文章,好不好?请注意,一定要抓住最具挑战的这一步。明白了吗?要写出他的所有的曲折,要写出自己的心情起伏。这篇文章就会精彩很多!师:孩子们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孩子们再见。教学设计理念分享好,刚才我提交了统编版四下习作《我学会了**》。在教学的第一步,我首先引导孩子列提纲,列出学会某种本领的过程。然后第二步扣住重点,那就是最具挑战的环节,然后进行重点指导。那么挑战的过程中,通过例文来引领学生。挑战了几次,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第三次和第二次又有什么不同?其实在告诉学生挑战的过程要写曲折。要写出每一次挑战的变化,有动作的变化,有结果的变化,只有有变化才能让挑战过程做到过程曲折。与此同时,还引导孩子每次挑战之后心情的变化,那么写出了挑战过程的曲折,写出挑战的心情变化。那么本次习作的重点任务就完成了。最后引导孩子回归全篇。写好重点的步骤之后,然后回到开头结尾,回归到其他环节的完整。所以,一堂课不要教得面面俱到,而应该紧扣重点,紧扣难点。做到一课一教,让孩子一课一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