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宗教道德维斯塔贞女

这里先给你简单说说罗慕路斯的神话,这个神话故事跟维斯塔贞女有关。

话说公元前年左右,特洛伊城战败之后,特洛伊王的女婿、也是女神维纳斯之子埃涅阿斯乘船逃跑,最终逃到了罗马附近一个叫阿尔巴的地方,当地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埃涅阿斯,王位也让他继承。

王位不知道传了多少代,到了公元前年左右,埃涅阿斯家族的两兄弟共同继承了王位。弟弟谋害了哥哥,还杀了他所有的男性后裔,以绝后患。

最后哥哥家就剩下一个公主,还让她做了维斯塔贞女,必须终身守节。

但这个公主受到战神马尔斯的青睐,生下了双胞胎,哥哥就叫罗慕路斯,弟弟叫雷穆斯。

他们生下来之后被扔进了台伯河,但母狼养活了他们。

他们长大之后,为母亲和外公报了仇,成为罗马的新王。

神话故事讲完了,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维斯塔贞女呢?

从这个神话里我们能破解出罗马宗教的什么密码呢?

维斯塔贞女本意

维斯塔贞女,或称护火贞女(VestalVirgin),是古罗马炉灶和家庭女神维斯塔的女祭司,她们共计六人,而且自6岁——10岁就开始侍奉的职务。

她们的主要任务是守护维斯塔神庙的炉灶,不让圣火浇熄。

三十年期满退休后,她们会得到丰厚的退休金,可以结婚。

与前维斯塔贞女结婚是一件荣耀的事情,而且能获得不菲的嫁妆。

整个罗马帝国的安泰,尤其是罗马城本身的安泰,都要依靠维斯塔贞女们的祈祷。

在一座3世纪的维斯塔贞女的雕像基座上刻着这样的话:通过她的道德修养及她在祭仪上的精湛表现,罗马帝国因她的功德而体会到了日复一日的幸福。

职责

维斯塔贞女的服役期限是30年。

任期结束后,贞女就可以不遵守当初的誓言。

如果她们愿意,她们还可以脱下维斯塔袍服,卸去维斯塔贞女的其他象征,然后回归世俗生活,甚至还可以选择结婚。

虽然法律允许,但是公众对此依然持否定态度。

因此,几乎没有维斯塔贞女在任期结束后离开神殿。

通常情况下,她们在任期结束会继续待在神殿,直至死亡。

维斯塔贞女在神殿服役期间,主要工作是让炉灶里面的圣火一直燃烧。

圣火一定不能熄灭,如果因为某个维斯塔贞女的疏忽值守,圣火真的熄灭了,那么这个犯错的贞女就会受到严厉的鞭刑。

鞭刑由大祭司执行。

不过,法律特别看重维斯塔贞女的圣洁和端庄得体,因此要求鞭笞之刑必须在晚上进行。在其他女伴的协助下,准备接受惩罚的贞女会将身体的某些部位袒露出来接受鞭打,而熄灭的圣火则会在庄重的庆典中重新被点燃。

“圣地”是火炉

我们再重复一下,罗慕路斯的母亲瑞亚.西尔维娅生活在拉丁姆,那时埃涅阿斯已有去世多年了。

西尔维亚是守护灶神维斯塔祭坛圣火的贞女祭司。

贞女祭司是神职人员,好似现代的修女,住在远离尘世的地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宗教,她们不能与男人有任何的联系和交流。

据说,贞女祭司的献祭制度是由埃涅阿斯制订的。

贞女祭司的职责与献祭仪式等内容详细记录在献祭制度中。

贞女祭司专为献祭灶神维斯塔服务。

维斯塔是家中的女神。

一个家庭的“圣地”是火炉。

人们在炉边举行仪式,祭祀灶神维斯塔。

祭祀其他神明时,人们一般会建造神像或祭坛。

但祭祀维斯塔时,建的不是神像或祭坛,而是一个类似今天的灶台的火炉。

祭祀时的各种仪式都和火炉有关,因为火炉是家的象征,象征着家庭与生活幸福。

古人所用的灶台和现代的灶台大不相同,现代的灶台通常设在房子的角落,配有烟囱和排烟管道。

古代的火炉通常设在房子中心的地砖或支架上。

地砖要么是石质,要么是泥质,要么是铜质。

屋顶专门开了个小口,用来排烟。

这样设置火炉似乎不便于生活。

但使用火炉的地方处于温带,一年到头本来就很少用到炉火,加之,当时的人们喜欢户外活动,这样一来就更少用到炉火了。

无论古人和今人,都把炉火视为家庭生活的象征和标志。

古人为了向灶神维斯塔表达崇高的敬意,就在她的神殿里建了一个火炉而不是祭坛。

虽然他们不献祭,但会让炉火不停地燃烧,永不熄灭。

贞女们

专门管理炉火的女祭司是在年龄很小时(6—10岁)选定的。

一旦入选,她们就会在隆重的宗教仪式中接受侍奉灶神维斯塔的任命,之后成为贞女,去过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否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因为维斯塔神殿不息的炉火代表家用炉火,侍奉灶神维斯塔的贞女代表家中的年轻少女。

少女们独居、禁欲,是家庭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家庭的纯洁才能确保。

贞女们要看好炉火,不能让它熄灭。

她们要举行各种仪式,祭祀灶神维斯塔。

她们要确保维斯塔神殿干挣清洁,要把里面的器皿摆放整齐。

总之,待字闺中的少女怎么做,贞女们就得怎么做:保持美德,勤劳,干挣利落,爱整理,有耐心,提高警惕。

惩罚

贞女一旦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就会遭受可怕的惩罚。

虽然具体刑罚没有见诸早期史料,但据说,凡是引诱贞女犯错的男人,会在罗马广场被鞭笞死,而贞女会被带走。

人们会在地下建一个牢房,牢房呈拱形,只有一条通道与外面相连。

地牢里摆着一张桌子,挂着一盏灯,放着一点食物,通道里架着一个梯子。

接着,可怕的惩罚要实施了,不幸的贞女由家人陪着走在队伍前面,其他亲人则在路边为她的命运哀悼。

其实,这就是在举行葬礼,只不过即将被埋葬的贞女是活的。

最后,贞女会被引着走下梯子,来到牢房的榻上。

引导她的人返回地面,抽掉梯子,然后用土封住入口。

如果这个做错事的贞女没有窒息而死,就得在蜡烛燃尽,食物吃光后,在黑暗与绝望中慢慢死去。

古人制订献祭制度,祭祀维斯塔女神,其最终目的也许并不是崇拜偶像,而是找到精神上永恒的寄托,就像基督教徒崇拜耶和华一样。

当时,这样的祭祀深深地吸引了普通百姓。

在现代的基督教中,教徒们会竖起一根木桩,然后在木桩顶放置一个帽状物,以此来进行偶像崇拜。

如果人们放的不是帽子,而是一尊象征自由的雕像,然后定期聚在一起以游戏、音乐等方式庆贺,那么这就不是偶像崇拜。

基督教中的诗人经常写关于和平、失望、春、美的抒情诗和布道词。

在这些诗和布道词中,诗人会将宗教思想与戒律拟人化,仿佛是一位拥有神力的人在倾述。同样,古代的祭礼和庆祝方式也不全都是偶像崇拜,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它们是不可饶恕的、邪恶的或荒谬的。

我们的祖先只是创造了一个纪念自由形象,来强化人们对自由的美好向往。

埃涅阿斯也许就是站在这个角度上考量的,所以为了家庭的平安幸福,才在圣殿内建造灶台。他要求守卫灶台的仆人必须是贞女,目的是希望她时刻警醒,过着圣洁的生活。

维斯塔贞女制度的力量是巨大的,使那个年代的人们对家怀有一种神圣感。

至少在理论层面,人们高标准看待家庭荣辱与洁污。

我们必须明白,那个年代还没有“上帝”(God)这个词,也没有其他能够启迪人、引导人的方式和途径。因此,他们必须借助于那种自我认知范围内的最好方式。

创建者——驽马

在罗马史的开端,国父罗慕路斯代表了武功,而驽马代表了文治。

用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话来说,罗慕路斯就是罗马的太祖,驽马是太宗。

在驽马上任之前,罗马原来也是有一些宗教习俗的,驽马把它们系统化、制度化了。

他建立和完善了祭司制度,规定了女祭司维斯塔贞女的权利和义务,设置了大祭司作为共同体的最高宗教官员,规定了他们守护圣火和各种神灵的职责,并且让祭司们对人民生活、习俗做出指导,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有了宗教的指导了。

也可以这么说,他系统地建立了罗马宗教。

这里要插一句,罗马在王制时代以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信奉的是多神教,一直到帝国时代后期基督教才成为罗马国教。

所以,我们这里说驽马系统建立的宗教就是罗马的多神教。

总论

与维斯塔灶台有关的祭礼仪式和宗教庆典很多,其中不少独特的规矩及其起源现在很难弄清楚了。

正如上文提到过的,维斯塔贞女在很小的时候,通常是6—10岁时被指定为神职人员,她们由国王选定。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年龄要求,她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和器官必须完整健康,心智必须完美无暇。此外,她们的父母及祖父母还必须是自由民,也就是说没有做过奴隶,也没有从事过卑贱的有损体面的工作。

而且她们的父母还必须健在。

因为他们认为,某种意义上,孤儿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

参考资料:

瑞亚-西尔维娅;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07;华文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