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部门如何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他们这
9月中旬,“壮丽70年·浙江人防新成就媒体采风行”活动在之江大地展开。5个市、县的7个人防项目让媒体记者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和平环境下人防部门如何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怎样才能打牢基础避免险情来临时仓促上阵?下面请跟随记者的笔触,去探寻这个看似简单却关乎人防建设成败的问题的答案——
铸盾护民离不开这些支撑点
——看浙江人防部门如何抓好基础性工作
■斯玛莉中国国防报记者鲁文帝
人防工程如何融入百姓生活?
“地下长城”追求平战结合
丽医院一角。
人民防空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被人们称为“地下长城”。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总以为“地下长城”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在浙江省丽水市有一座人防工程,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慕名前来,这就是丽医院所在地。
这是一所远离人口密集区、被医院,虽然位置比较隐蔽,对于放射性肿瘤病的防治,却是一个很好的空间。“在地下防空洞这样的环境中,仪器都不怎么积灰,非常利于保养。”放疗病区主任杜德希介绍说,人防工程恒温、恒湿、避光、通风、防震的特点,也为患者们提供了舒适而安全的治疗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院的“中枢”——直线加速器诊疗室里的仪器运行时间一般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有时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工作。据统计,医院5年来诊治的恶性肿瘤病例超过10万人次,为众多患者送去健康福音,慕名而来的患者逐年增多。
医院所在的防空洞属丽水市人防办自建工程,主要功能为战时医疗救护,平时无偿医院使用。近年来,丽水市人防办在产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将近2亿元的人防资产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服务民生,以“平时能用”促“战时管用”。
像丽水市人防办一样,浙江全省人防部门在实现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上下了不少功夫,仅提供人防停车位就累计达到万个,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作出了贡献。
“人防工程只有融入百姓生活,才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省人防办业务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说,目前,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人防工程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位一体”的规划编用管理体系,为实现人防工程一项投入、多项收益的平战结合模式奠定了扎实基础。
人防训练组织者从哪里来?
民防学院培养专业骨干
参训者在浙江民防学院拓展基地参加高空步道训练。
我国第一座省级民防学院,国内第一座投入使用的省级民防学院教学楼——这两项“第一”,是浙江民防学院的特殊“标签”。
胜出必有所长。占地多平方米的学院户外拓展基地,不仅在人防系统首屈一指,而且在我国高校中也独树一帜;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人防特色鲜明,地上部分集培训、教学、物资存储功能于一体,地下部分还建有平方米的平战转换训练室和宣传教育馆,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民防学院是采风团到达的第一站。采访的顺序恰好暗合了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规律:只有首先落实好全民教育,才能落实好全民防护工作。而当前我国从事人防教育事业的院校和机构数量较少、力量薄弱,教育覆盖面小等原因,影响和制约许多地方人防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突破这个瓶颈,浙江省人防办联合浙江师范大学,组建浙江民防学院,成为全省开展人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问题随之而来,看不到硝烟炮火的年代,如何吸引社会各界入校参加培训?
学院负责人介绍说,该院成立的时间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浙江民防学院于年5月12日正式签约成立,而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人防部门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思路,筹划指导学院教学活动,使参训者来校培训一次,既能学到防空基本知识,又能掌握防灾基本技能。
记者采访时,恰好有一批参训人员正在户外拓展基地进行高空和地面训练。该基地总投资多万元,建有逃生墙、信任背摔、空中单杠等40多个拓展项目。参训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室内教学和室外拓展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人员个体避险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记者从浙江省人防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多万名学生、多万名居民、7万多名党政干部、多万名职工接受过人防教育,而浙江民防学院在其中培养骨干的“酵母”作用功不可没。
怎样提高人防教育吸引力?
实体场馆传播防空知识
长兴县实验小学学生参加火灾逃生演练。
不少人都听说过防空地下室,但很少有人见过战时的防空地下室。在湖州市民防教育馆的地下空间,人防部门设置了人防工程实景体验区,体验区被划分为4个防爆单元,每个防爆单元都使用沙袋隔离,内有滤毒室、防爆隔墙、战时生活用水,为了真实模拟战时恶劣条件,甚至还设置了人力通风设备。按照体验区的配备模式,平时当作车位的人防工程战时可快速转换成人员掩蔽场所和战备物资库。
“只有通过实景体验,参观者才能真正感受到人防工程战时保护生命、平时服务生活的特殊功能。”湖州市人防办主任张云威介绍说,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在教育馆内开设了人防推演游戏、城市攻防模拟等多个体验项目,受到参观者欢迎。
“实景体验是场馆教育的优势。”嘉善县人防办副主任戴光明持相同观点。嘉善县民防教育馆也因此设置了安全驾驶、台风过境、地震来袭、紧急抢救等互动体验项目,使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即便在该县罗星街道江南社区服务大楼内,人防部门也布置了消防灭火、打绳结逃生、穿戴防毒衣等项目,居民可随时动手体验。
“人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靠纸上谈兵远远不够。”长兴县实验小学校长黎谊民介绍说,他们组织5年级学生开设人防知识课,通过到该县民防教育实践中心等场馆参加集训的方式,让同学们切实了解和掌握防空防灾知识。
在宣传教育实践中,浙江人防部门深刻认识到,尽管媒体宣传日益方便快捷,实体场馆的作用却无法替代,特别是其中的互动项目对受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大力推进人防教育实体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人防教育场馆(基地、公园、广场)80余个,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防空防灾体验活动中来,让人防这个原本有距离感的词语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战时谁来支援人防行动?
志愿者队伍助力应急救援
丽水市民防应急救援队开展水上救援训练。
遥控无人机精准投放救生圈,驾驶冲锋舟快速抵达搜救点,使用绳索快速滑向湖对岸……在丽水市大港头镇,市民防应急救援队的技能演练赢得采风团的点赞。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支队伍的成员均非科班出身,他们中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个体户老板,在救援队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人防志愿者。而作为志愿者,他们参加救援行动没有报酬。
越是有热情,越需要鼓励。近年来,丽水市人防办先后投入余万元,为救援队购置多种装备,并每年为救援队安排一定的经费补助,用于专业训练、骨干培训和购买意外保险等。
在人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这支志愿者队伍的救援能力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当地政府倚重的一支力量。救援队组建4年多来,累计出勤多次,成功搜救26人。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丽水下辖8个县(市)也按照“小精专、实准快、高效率”的要求,分别组建民防应急救援分队,市县两级队伍达到多人。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人防部门积极发挥社会专业人员的作用,不断加强人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浙江省人防志愿者队伍已扩大到支余人,在事故救援和应对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日趋明显。
“平时勤于摔打磨炼,战时才能冲锋陷阵。”省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人防志愿者思想觉悟高、协作意识强,只要积极引导、加强培训,就会成为战时人民防空行动中的重要补充力量。近年来,浙江省制定出台民防应急救援队建设管理办法、民防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志愿者在参加人防行动中的责任、权利和相关待遇,进一步调动起广大志愿者投身人防建设的积极性。
摄影:胡京彪
夯实根基才能应战应急
■肖培生
据媒体报道,9月10日,以色列总理在参加竞选集会时,会场突然响起防空警报。原来,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射的火箭弹触发了警报系统。结合近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境内屡屡遭遇空袭的情况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多地定期组织的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很有必要,它不仅可以检验警报器材性能是否良好,而且还能增强人员忧患意识和避险能力,以免在战争真正来临时因过度恐慌而手足无措。
试鸣防空警报是人民防空一项基础性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民防空是全民性防护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人防部门担负着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重要使命,只有打牢基础、夯实根基,才能构建起强大而稳固的人民防空体系,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拉响防空警报是人民防空行动的第一个步骤,听到警报的人们首先需要躲进安全隐蔽的场所,因而建好地下掩蔽工程成为基础中的基础。人民防空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人防工程建设不应另起炉灶,而应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使之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步规划、同步展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此基础上,统筹平时战时、地上地下、防空防灾,以城市地铁、地下快速路为轴线、以结建人防工程和兼顾人防工程为主体,以指挥工程和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构建平战一体、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防护工程体系,实现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军民兼用。同时,对公用的结建工程、兼顾工程,以物联网的方式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可控,使工程保障人员紧急避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组织人员疏散掩蔽的同时,人防部门还应抓好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重要经济目标,指的是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其中很多都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而现代战争中,敌方特别注重对生命线工程的重点打击,妄图使对方军民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用不了电、走不了路,从而使之放弃抵抗。因此,一旦生命线工程有失,仍然会产生“地动山摇”的后果。
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首要的任务是摸清防护底数。借助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把目标的防护力量、防护设施、防护手段搞清楚,并据此形成初步预案。依据预案,围绕低空抗击、战略物资转移、抢救抢修、恢复生产运行等环节开展演练,探索出实用管用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
完善组织、建强队伍,是夯实人民防空根基的题中应有之义。人防力量从顶层到基层,可以分为人防指挥部、人防主管部门和群众防空组织。人防指挥部囊括党政军群各个系统,涉及国计民生各个行业,是平时组织战备建设、战时指挥防空袭行动的决策指挥机构。考虑到指挥部平时战时是一套人马,所以平时就要明确指挥部成员职责,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推动各级人防指挥部常态化运行,不断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人防建设的强大力量。
人防主管部门是推动人民防空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按照突出政治标准、扭住使命任务、落实从严要求、强化正向激励的思路加强建设,锻炼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防铁军。
群众防空组织是现代人民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人民防空行动的重要力量。应严格按照法规文件要求,督导责任部门把传统专业队伍和新型专业队伍抓实抓到位。特别是要突出人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省、市、县(市、区)、人防重点镇都有一支管理规范、思想过硬、专业精通的人防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手中有力量,心里不慌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