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将领中有没有漂洋过海远遁他乡得了
在智利有一座叫做“伊基克”的城市是南美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当地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有华人血统,华商也是当地商业发展的主角。智利的邻国秘鲁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口都有中国血统。远在南美的智利、秘鲁等国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华裔人口呢?据说当地华人关于自己祖先的来历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领的部队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夹击下只好选择作为“猪崽”被卖到国外成为“契约华工”。
这些太平天国士兵们最早是前往秘鲁挖矿。当时契约华工在美洲的地位与黑奴差不多:他们先是坐着贩卖奴隶的黑船在大海中航行了三四个月。这种用黑布包着的船终日不见阳光。在有限的空间内挤着大量被贩卖来的契约奴隶。在航行过程中至少三成以上的人死在了路上,而剩下的人则被当作商品卖到奴隶主的矿山、种植园做苦力。从此这些太平天国士兵只能终日在皮鞭的逼迫下辛苦劳作。
不堪压迫的太平天国士兵联合其他奴隶掀起了反抗秘鲁奴隶主的暴动。年秘鲁、智利、玻利维亚三国为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和鸟粪产地爆发了硝石战争。正在反抗秘鲁奴隶主的太平天国士兵选择和智利合作,智利方面则承诺在战争胜利后恢复他们的自由人身份。年硝石战争以智利大获全胜告终,秘鲁和玻利维亚被迫向智利割地赔款。
智利在战胜后兑现承诺恢复了太平天国士兵的自由人身份。从此这支太平天国余部就在南美生息繁衍开来。近年来这个传说在国内网络上传得神乎其神:“太平天国残部逃亡秘鲁,在南美打遍天下无敌手,后裔至今说中国话”、“太平天国残部流亡到南美洲,如今30万后裔满口中国话”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屡屡见诸网络。那么太平天国残部流亡南美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呢?其实是半真半假。
首先当地华人中确实流传有关于太平天国残部的故事,由此可以推断当年确实是有太平军残部去了南美。问题是去南美的太平军残部有多少人呢?他们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介入了秘鲁、智利等国的战争呢?根据《深圳特区报》年4月3日报道:伊基克市区的人口只有25万,而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有华人血统。伊基克的很多华人中可能的确有当年太平军的后裔,可总不能说伊基克的所有华人都是太平军的后代吧?
事实上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国门后很多西方商人都干过贩卖中国劳工充当廉价劳动力这种事。早在年第一批契约华工就到达秘鲁。中国人向南美移民的历史序幕由此揭开。太平军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是在年,这比第一批中国劳工抵达南美还要晚两年。换句话说当太平军残部到达南美时当地其实早就生活有一定数量的华人了。
同样在太平天国政权灭亡后华人也并没停止向南美移民。事实上今天智利伊基克地区的绝大多数华人都并非太平军后裔。伊基克总人口才25万上下,而华人后裔只占其中四分之一左右,更何况伊基克的华人后裔并非都是太平军残部的后代。由此可见所谓太平军残部在南美繁衍出30万满口中国话的后代是根本不可能的。另外当年前往南美的太平军残部也不可能是像传说中那样是由侍王李世贤带出去的。
直到年10月之前李世贤都一直在福建地区作战,那么他是怎么在年就带着队伍跑南美去的?况且李世贤最终的结局在正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年8月23日被康王汪海洋杀死。所谓侍王李世贤带着残部出走海外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太平天国政权灭亡后也许确实有一部分士兵被外国人贩卖到南美,但他们并不是被哪个将领带出去的成建制的部队。
侍王李世贤带着太平军残部横扫南美的故事其实是被编造出来的,不过太平天国的其他将领中确实有人漂洋过海远遁他乡的。年天京陷落时长江以南的不少地区尚处于太平天国的控制下。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有的继续坚持斗争、有的远走海外他乡另起炉灶。上文提到的侍王李世贤就在天京陷落后率太平军余部自江西挺进福建,偕王谭体元则率部向广东突围。
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因此李文彩部的覆灭被史学界视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可就是在此之后年隐匿多年的太平军将领杨辅清又在福建谋划复兴太平天国。此外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显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许多太平军将士及其亲属为躲避清廷迫害而流亡海外。
这些太平军余部的足迹遍布拉美及太平洋部分岛屿。如今在海外发现了不少太平军将领使用过的佩剑和国内已十分罕见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纪念金币。这些文物的发现证明当时确实有太平军余部到达过南美、太平洋等地,只不过没近年来网络文章所渲染得那么神乎其神而已。太平天国将领中森王侯裕田、瑛王洪春魁、琅王洪葵元等人都在天京陷落后辗转逃往香港或海外。
森王侯裕田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侯裕田原在清军骁将张国梁手下当兵,在湖南道州被俘后加入了太平军。侯裕田加入太平军后因屡立战功获封森王、授水师主将。天京沦陷后森王侯裕田剃发易服、隐姓埋名潜逃至上海,又在外国传教士的帮助下乘船前往香港。侯裕田抵达香港时正值侍王李侍贤率军攻克福建漳州。急需军火接济的李侍贤派人前往香港秘密联络侯裕田。
侯裕田在香港上环开设金成泰店一方面积攒资金,一方面作为掩护购入军火、粮食。侯裕田在为李侍贤接济粮草的同时也派出耳目打探清军的部署。侯裕田这些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太平军在福建境内的活动。李侍贤在漳州建立地方政权后颁布条文保护农商,同时还意图攻取泉州、福州。侯裕田在香港的频繁活动终于引起了清政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