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小年祭灶
小年的时间至今不一: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呢?
其实去看看小年祭灶的习俗演变就会发现:汉代之前是在夏天,自汉至宋乃是腊月二十四,从明清开始,渐渐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讲究。
也就是说,传统是在变动中沿习下来的。虽然时间有变化,但祭神祈福的心愿是一样的。
东汉的陶灶“灶者,生养之本。”出现于春秋时期的炉灶,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使用火来烹制享用食物。
要知道,食物可是安身之本,就像《食治》中所写的那样:“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所以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祭祀灶神自然隆重。
至于灶神究竟是何方神明,也是众说纷纭:黄帝,炎帝,祝融,苏吉利,张子郭,从神到人,各种版本都有。
总之,灶神乃是一家之主,不仅能驱邪避恶,护佑家人安全,还能赐福。前提是他受到了虔敬的祭拜,就像阴子方那样。
清代的《画龢丰协象之黄羊祀灶》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汉宣帝时,孝慈仁爱的阴子方在腊日做早饭的时候,见到了现形的灶神,于是以家中的黄犬祭拜,之后阴家发迹,富可敌国。
黄犬有名,叫黄羊。这就是黄羊祀灶典故的由来。
黄羊祭灶的习俗,直至清代还见于宫廷,但民间早就不循此例了,而是使用甜甜粘粘的胶牙饧,也就是现在的糖瓜。
当灶神飞升天宫述职的时候,人们希望他多多美言,以获得天神赐福。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也。
于此同时,人们也紧锣密鼓地忙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可以说,小年一到,年就真的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