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独立女性生活样本100个女孩的100
从《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到拥有万粉丝的时尚博主,黎贝卡参观过很多美丽的空间,也折腾了好几次自己的家。有一天,她脑海里蹦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不妨做个栏目—《个中国女孩的家》。现在我们就和黎贝卡一起走进这些女孩的家。
’文
张小华
黎贝卡的读者都知道她有一个爱好—参观各种美丽的家。“以前的中国女孩很少会有‘自己的房子’这个概念,结婚以前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结婚以后又跟丈夫有一个家。但现在很多女孩子的想法已经变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我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黎贝卡走进这些女孩的家,看到她们不再藏身于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背后,而是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活法。
黎贝卡希望把《个中国女孩的家》这个栏目做成都市版《向往的生活》,成为都市独立女性生活图鉴。
没有荒野的对比,就不会对家有这么深的感触
“劈柴的斧头,开路的砍刀,成堆的干木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女孩家客厅中摆放的物品。
节目播出这么多期,令黎贝卡印象深刻的家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露营女孩”大鲸的家。
大鲸的家是一个60多平方米的独居Loft,一进门就是一片“露营区”。
这是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客厅。“茶几”是一张可折叠的户外桌,“沙发”就是摆在四周的露营椅。
这个前几天还在劈柴开路的女孩,身着黑色丝绒套装、涂着艳色口红、戴着大颗珍珠耳钉,用“茶几”旁的便携炉灶为黎贝卡烹煮咖啡。
大鲸是艺术家经纪人兼策展人,她调侃自己“平时是都市丽人,有时候变身野人”。
大鲸入坑露营11年。她每周都要去郊外露营一次,有时候忙不过来也会边露营边工作。当她擦掉口红,脱掉高跟鞋和长裙,换上棒球帽、雨靴和冲锋衣,你就知道她又要出发了。大鲸说她到户外只带一瓶凡士林,“都市丽人是比较美和犀利的一面,在野外就是做自己”。
从客厅“露营区”往里走就是大鲸的工作区,工作区和客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张大书桌、贴着墙的书架、一台苹果台式机,让她能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大鲸把家里的客厅装扮成“营地”,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收纳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逃离”。
有了这么一块小小的营地,当她实在太忙无法去户外露营时,就从工作区走到营地,坐在这里,煮一壶茶,假装正在度假。她称之为“精神露营法”。
从工作区抬起头,就可以看到隔出的二层卧房。空间不大,大鲸觉得只要保留睡觉和收纳衣服的空间就够了。
每次露营回家,她都会感慨:露营太辛苦了!自己为什么要那么辛苦?
但是,当她洗完澡倒在床上,家里的猫咪跳上床陪她的那一刻,又充满元气。第二天早上又开始搜寻“下次去哪里露营”。
周而复始。
大鲸说没有荒野的对比,就不会对家有这么深的感触。“无论你到哪里露营,都要有自己的房子。房子是构成现代女性安全感的一个部分,一个女性不论是否处在一个关系或家庭里,都要有觉醒的意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
黎贝卡问大鲸,家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鲸回答:“我觉得家就是关上门之后,一个非常私密的容器,在那里我可以彻底放松,彻底自我。不管从哪个航班下来,我都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家是一个锚点,不管你漂流到哪儿,只要你想回去都可以回去。”
房子不是自己的,但家是自己的
这个女孩的家,房屋所有权并非都属于自己。
但,家是自己的。
黎贝卡说,“美好的生活不一定要买房,租房也可以。房子是租的,时间却是你自己的。那些常说‘等我以后买了房再如何’的人,往往买了房以后也不会怎么样。”
自从做了这个栏目,黎贝卡工作室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读者的“自荐信”。其中一封来自北京读者Vesper。
在北京三环边上6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Vesper用从世界各地“人肉手提”回来的工艺品和画作、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童年的第一个发卡、看过的第一本图画书等,让家成为超越时间空间的回忆载体。她说:“家不仅用来满足居住功能,也可以是装满记忆的容器。”
这间60平方米的屋子,目之所及几乎没有留白,满坑满谷的家具和各种摆件,让人仿佛置身复古电影的背景里,又像走进了欧洲某个小镇的杂货铺。
Vesper在投行工作,要么加班,要么各处飞。然而,无论她在外多么疲惫,每次回家,“打开日本京都百年和纸店淘回的纸灯,打开搬回来修好的年德律风根收音机,感觉外面的世界都和我无关,只有我被我喜欢的世界包围”。
黎贝卡说,实地走进Vesper的家以后,感官的冲击更大。“家具、摆件、香味以及音乐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氛围感,仿佛一脚踏进了某部老电影或歌剧的布景里。”
当黎贝卡知道Vesper跟房东只签了两年约,却专门请了设计师、花了20多万元来做改造时,感到不可思议。Vesper解释,其实大部分钱都花在软装上,就算以后又要搬家,这些东西也是可以一直跟着她的。
“这个事情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一样,有人觉得把钱都用来买个包包蛮好的,有人觉得买个飞机蛮好的,但对我来说,把我的家弄好才最重要。”Vesper补充道。
在Vesper家的展示柜上有一个小小的寄居蟹玩偶。她说看到这个寄居蟹就像看到了自己,而家就是她的“蟹壳”。“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不可能有一个空间是永远属于自己的。人永远在寄居,只要有一个随身的小壳就够了,这个壳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在,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都没关系,只要它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就够了。”
除了Vesper,邵邵也是租房一族。
这位租了一间上海老洋房的女孩让黎贝卡印象深刻,她的房租特别贵,占收入一半以上。
黎贝卡问她:“为什么不和男朋友合租,这样还可以分摊一点房租。”邵邵回道:“男生也好,女生也好,都需要有自己完全放松的时刻。一定有些事情是你自己做的。”
邵邵说以后就算结了婚,也会给自己租一个哪怕是30平方米的房子。她希望能一直保留一部分自我。
清华毕业的建筑师小凤,花15万元把租来的有多年的北京胡同“老破小”改成敞亮三居室。她和插画师聪聪共享这个胡同里的小院,用她们的话说是“院友”。
俩人的居住空间完全独立,两个套间都有各自的厨房、洗手间、睡房和工作区。
黎贝卡很羡慕她们坐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喝茶赏花,上房揭瓦。采访期间,黎贝卡也爬上屋顶体验了一把,“晚上上屋顶更有味道,幕天席地,明月清风。”
两个女孩,一文一理,但内在对生活的热情是相似的。拍完她们的家后,黎贝卡感慨:“小凤因为要经常下工地,她的手要比一般女孩粗糙,但让人羡慕和尊重。这是一双能干的手,可以为自己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间,也有本事去帮助别人。”
越来越多的女孩为了取悦自己拼尽全力
让时尚博主黎贝卡出圈的,除了她写的一篇篇10万+文章,还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