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葫芦文化的最高点扈鲁葫芦博物馆参

编者按:《中国文学》年第8期(总第期)在“纪实文学”栏目,刊发了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梅庆吉先生的长文《雄踞葫芦文化的最高点——扈鲁葫芦博物馆参观记》。

梅庆吉先生曾三次莅临葫芦博物馆,在扈鲁先生的陪同引导下,仔细参观了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葫芦文化的研究创作情况。在实地参观后,梅庆吉先生深受触动,一气呵成撰写了这篇一万余字的长文。

《中国文学》杂志

梅庆吉,北方文艺出版社编审、编辑室主任,作品散见《北方论丛》《晋阳学刊》《求是学刊》《学术交流》等,主要整理出版的古籍有:校点《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山海经图说》,主要著作:《中国古典小说论稿》。

扈鲁夫妇与梅庆吉夫妇

葫芦大观

葫芦的实用价值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当走进扈先生的葫芦博物馆,看到架子上挂着的那一串百年老瓢时,又勾起了我童年时期对葫芦的记忆。小时候在外玩的口渴之后跑回家,从水缸里舀一瓢水,咕咚咕咚喝下去,那种凉爽甘甜至今还能体会到,此外还能尝到一种特别的味道,现在才明白,那里有葫芦素。扈鲁先生领着我们来到“王记粥铺”前,对我们说,曲阜有家羊肉粥铺,很有名,它的出名就与葫芦瓢有关。他们把粥熬好以后,用瓢舀到缸里,挑到街上,再用瓢舀到碗里出售。因为葫芦浑身是宝,长期泡在粥里,就使粥的性质向正能量转变。能使粥发生改变的,正是葫芦里富含的葫芦素,扈先生把这称之为“宝葫芦的秘密”。经临床研究发现,葫芦素能激发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改善蛋白的新陈代谢。现在人们从葫芦科植物里提取葫芦素,制成片剂供临床使用。正是这种葫芦素,放到水里水甜,放到粥里粥香,放到酒里酒美,放到醋里醋纯。

走进葫芦博物馆,就像游进了葫芦的海洋,目之所及,从棚上垂下的,墙上挂着的,架子上摆着的,地上堆着的,都是葫芦,让人眼花撩乱,目不暇接。在这里,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葫芦的传统印象,原来葫芦并不仅仅是一大一小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球形物,还有许许多多的形状。你看那虬曲的线条,多像盘结的蟒蛇;你看那大球前边有个小小的突起,多像女人的乳房,扈先生给它起名“生命之源”;有的像伸长脖子的天鹅,高傲地在水上缓缓游动;筐子里装着一些圆形葫芦,若主人不说,你一定当成了鸡蛋;馆里最大的葫芦,看上去就像一座木桩;最小的葫芦,顶多也就一寸长,我还以为没长成呢;有的葫芦长出了长柄,却拧成麻花状。有一种葫芦十分的修长,只是在顶端形成个球体,人们利用这种特点,在它的生长期就进行人工干预,绾结成各种样式,成熟后摘下来投放市场,那生动传神的样子,让人爱不释手。

葫芦不仅可供观赏,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扈先生拿起一个播种用的葫芦给我们看,在球形部分打个孔,里面装上种子,在长柄的头上也打个孔,一边走一边抖动,种子就会均匀地撒在垅台上。还有一个葫芦,上面打个大孔,下面打了许多小孔,里面装上水,用来浇菜园或浇花,这就是喷雾器的原型。过去染布,染缸底下经常会有淤积物,清理淤积物用的也是葫芦。人们把一个长柄葫芦上边打个小眼,下边打个大眼,堵住上边的眼,放入染缸里,把手放开,淤积物就会被吸进葫芦里,然后再堵上小眼,把葫芦取出,淤积物就随葫芦带了出来;扈先生指着葫芦瓢里装的几个鸡蛋说,过去农村老大娘就是这样装着鸡蛋到城里去卖。有一个乞丐泥塑,他手里拿着个葫芦瓢,正走街串巷讨饭;小孩好动,剃头时在他手里放个葫芦让他把玩,就老实多了;过去把葫芦拴在腰上就可以渡河,那叫腰舟;在战争年代,人们把炸药装进葫芦里,就是土地雷;如果孩子得了腮缐炎,用加热的葫芦瓢熨烫就能治愈……

有个招牌上写着“曲阜宝葫芦铁匠铺”,前面是泥塑打铁的场面。扈先生讲,这个铁匠铺生产的刀具之类产品十分畅销,且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这个葫芦标记。他拿起一个小铁锤子样的东西给我们看,原来上面是个葫芦图案,等产品完成后,打上这个标记出售,人们就认这个。他们就是利用葫芦这个人类吉祥图腾的原理,征服了用户,现在这个铁匠铺依然存在,中央电视台还为它做了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

看了这些,不能不让人感叹葫芦的神奇,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不能不感叹扈先生的有心,为社会保留了一份这么珍贵的文化记忆。

馆里摆放着一个旧式炉灶,旁边放着一双三寸金莲,一个陈旧但很结实的小板凳。扈先生告诉我们,这个炉灶是红嫂用过的,鞋是红嫂穿过的,板凳是红嫂坐过的。当年《红嫂》为亲人熬鸡汤的故事风靡全国,尽人皆知,没想到她用过的东西竟在这里,不由让人眼睛一亮。讲到这里,扈先生深情地唱起了那首《沂蒙颂》:“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扈先生把红嫂的遗物放在这里,除了革命传统之外,还与葫芦有瓜葛,那句“添一瓢沂河水”说的不就是葫芦瓢吗?

这里还有关于沂蒙革命老区的三组雕塑:战士们一放下背包,就忙不迭地帮老乡碾米,这是第一组;军队所到之处,战士们争先恐后地帮老乡挑水,而老大娘手拿水瓢高兴地与战士交谈,了解有多少人在家吃饭,从而决定添几瓢水,当时叫“满缸运动”;战士们要走了,用水瓢泼洒地面,拿起扫帚,把院里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叫“临行扫除”。这三组泥塑,包括红嫂熬鸡汤在内,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年代那种军民鱼水深情。这些内容都与葫芦有关系,它让我们离乡情更近了,扈先生就出生在沂蒙山区。

现在,扈先生已经是成就卓著的学者,才华横溢的画家,还是曲阜师大校层领导,但是他没有忘记故土,没有忘记乡亲,没有忘记革命传统,他更没有忘记故乡的葫芦,因为他的葫芦生涯就是从那里起航的。看了这组泥塑,体会扈先生对故土那种深深的眷恋,让人动容。

他出生的地方,是盛产葫芦的地方,他家附近有座小山,名字叫葫芦崖,据说铁拐李的那个葫芦就是从这里拿走的。他生在葫芦堆里,长在葫芦堆里,他是看着葫芦、听着葫芦故事长大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便深深地爱上了葫芦。由爱而生恋,由恋而不舍,便开始收集葫芦。天长日久,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这座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唯一的葫芦博物馆。这里的许多珍贵藏品,都是他走遍天涯海角收集来的,有的则是软磨硬泡,纠缠不休,甚至“巧取豪夺”弄来的。

馆里有个地方布置成了粉房的样子,锅灶上面放着一个老旧的瓢,瓢上打了很多的眼,扈先生拿起瓢,打开了话匣子:那是在年,他到沂蒙山区采风,在一家不大的院落前,看见了挂在门口的这只老瓢,“顿时放出了狼一样的目光”,扈先生如是说。他就登上门去,想要收购。当时这家人形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卖,不就是一个瓢嘛;一派坚决不同意卖,因为是祖传的,是他家的标志性招牌。正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扈先生扔下钱拿起瓢就跑。他怕人家反悔,就拐弯抹角,东躲西藏,直到安全带回家,他的心才放了下来。扈先生又指着一个油渍斑斑的葫芦说,这是他在曲阜古玩市场,从新疆朋友那里意外发现弄回来的,是盛油用的,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是他的镇馆之宝。

这里馆藏的每件物品,都有一个不平常的经历与故事,坐在葫芦博物馆里,品着茗茶,听着扈先生讲那葫芦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扈鲁葫芦博物馆

扈先生为了葫芦,走街串巷,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足迹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只要有葫芦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他收藏的痴迷,首先感动了周围的亲朋好友,只要遇到老旧的葫芦,奇特的葫芦,都弄来送给他。收藏多了,名气大了,也引起了一些葫芦种植大户、葫芦雕刻艺术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7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