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辍学父母离异不受宠爱,为什么他却
周迅在节目里,第一次见到郭麒麟就说:“我也没见过你,但我就是特喜欢你。”
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于郭麒麟的感觉。我们只是隔着屏幕,在各种综艺影视里见过他,但是就是莫名地喜欢他。
他有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这种“通透”到底是怎么来的?
如果你了解郭德纲对待他的那种残酷教育,就会知道他今天能够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花一辈子等待父母说出‘对不起’,而父母这辈子都在等我们说‘谢谢’,我们谁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这句话之所有戳中了无数的人,就因为它道明了无数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结。
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与父母达成和解。
但是郭麒麟做到了。
他超越了不幸福的童年,与严父郭德纲达成和解,也与自己握手言和。
这就是他比大多数人通透的根源。
1
别看现在的郭麒麟一副开朗豁达的模样,其实他小时候非常自卑。
郭麒麟4岁那年,父母离婚,他被养在爷爷奶奶身边。别的小孩放学后,欢欢喜喜地奔向爸妈的怀抱。只有他低着头走路,很不开心。他从来没在校门口看到过父母的身影。
在他6岁之前,只见过父亲一次。很多年后,他还对那次“初见”依然印象深刻——外面进来一男的,男的对他说:我是你爸。
郭德纲在北京的事业有了起色之后,将郭麒麟接到身边。
他并没有享受到梦寐已久的父爱,反而处处被父亲打压。
他不喜欢吃青菜,郭德纲往他的碗里夹了满满一碗青菜,厉声指责他:“坐楼梯去,别搅和我吃饭。”
郭德纲的徒弟们都围坐在饭桌旁。而他,德云社的少班主,孤零零地坐在楼梯上,哭着咽下不喜欢的青菜和满腹的委屈。
他打羽毛球不小心摔倒了,郭德纲看到了,却没有过来扶他,依旧笑嘻嘻地和小徒弟们打球。
有一次,郭麒麟看到师兄在吃零食,他凑过去问师兄:“我能吃一口吗?”师兄奇了怪了:“这是你家,能不能吃你问我?”
他在这个大家庭里,不像是小主人,更像是活在屋檐下的客人。小心翼翼,且卑微。
郭德纲对郭麒麟的教育,用一个“狠心”来形容,都不为过。
郭麒麟在采访中提及父亲:“永远就是人越多的时候,他越来劲,越得说你,让你的面子、你的尊严,什么都没有。”
郭德纲奉行挫折教育,他要把儿子“所有的自尊全部打掉”。
为什么?
因为越没本事的人,自尊心越强。
自尊心强的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应该思维”,我得了好成绩,就应该得到父母夸奖;我讲了笑话,就应该得到观众的掌声;我工作了,同事就应该友好对待我。但是,现实并不会按照你脑海中的设定去运行。
自尊心强的人,一旦遇到一点挫折,便会觉得委屈,难过。他不明白这个世界是有很多不公平的,人生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一个人想要成事,就要放下自尊。这是郭德纲用血泪换来的人生经验。
郭德纲年轻的时候穷过、苦过、受过罪,挨过饿。没钱交房租,房东在外面敲门,他在里面不敢出声。为了参加一档节目,导演给他出了一个难题:48小时橱窗挑战。他被关进透明橱窗里,像个小丑一样被别人围观吃喝拉撒。
郭德纲给郭麒麟写过一封信,如果不是经历过江湖险恶,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人生一世,极不容易。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过去有句话: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
郭德纲很了解自己的儿子,自卑、内向、腼腆,郭德纲小时候也是这样,基因里带着的。用天津话来说就是“小性儿”,但是郭德纲在北京遭受过那么多的挫折,把他的“小性儿”给磨没了,从此以后,做事情更顺。
所以,郭德纲决定用挫折教育,来磨掉郭麒麟的“小性儿”。自己教育,总好过将来进入社会,被别人教育。
他用最严厉的标准去要求郭麒麟。背熟一段贯口,给徒弟的时间是三天,给郭麒麟的期限却是两天。
郭麒麟虽然完成得很好,但是郭德纲从来没夸过孩子一声好。
2
环球人物采访郭麒麟的时候,他说过自己在年之前,“卑微到泥土里”。
他的自卑有两个来源,一是因为他很胖;二是因为父亲的挫折教育。
后来他怎么从自卑走出来的呢?
两件事。
一、成功减肥。
从斤的大胖墩,到斤的苗条少年郎。整整减掉80斤。
这种身体的掌控感,让他增强了自信心。
二、走出德云社,从相声演员转型为影视演员,重建自信心。
郭麒麟在德云社说相声,整整五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夸奖。
他那颗被碾碎的自尊心,始终无法修补好。每一次上台,他总是担惊受怕:我行吗?如果台下的观众不笑怎么办?
最难的是,他花了五年时间,明白了一个事实:在相声这条路上,他的父亲郭德纲是一座无法企及的高山。
“你变得再好也超不过郭老师,郭老师是这个行业的顶峰,所以就没有意义嘛,你干吗去做一个完成不了的事呢?”
年,郭麒麟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从德云社走出去,转战娱乐圈。
他和岳云鹏一起参加《欢乐喜剧人》,到后来参演话剧、电影、电视剧、真人秀,他那些被碾碎在泥土里的自尊和自信心,开始被他一点点拼凑起来。
年,郭麒麟参演话剧《牛天赐》,谢幕的时候,一只手突然搭上他的肩膀,他转头一看,居然是很少到现场看他的父亲。
他像个孩子一样,扑进父亲的怀抱,紧紧地抱住了父亲,眼泪依然止不住地流。
这个从来没有得到过夸奖的孩子,终于等来了父亲的一句:“演得不错。”
随着《庆余年》的热播,郭麒麟的人气也持续上涨。他饰演的范思辙,是“地主家的傻儿子”,爱钱,抠门,笑料百出,是全剧中极为出彩的一个角色。
在各大综艺节目中,郭麒麟的表现也非常亮眼,他说的话,睿智通透,仿佛是一个长者,而不是24岁大男孩。
在《心动的信号》,谈论到怎么宣泄负面情绪,他说:“崩溃每个成年人都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分享你的痛苦。”
谈到恋爱的话题,他说:“在24小时,你可能有的时候想孤独,有的时候想寻求陪伴,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就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孤独的时间更长,我觉得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很爽。等什么时候真正的特别需要陪伴,而恐惧孤独,而厌倦孤独的时候,那时候再谈恋爱。”
高情商、幽默、睿智、谦逊有礼、三观正,郭麒麟大放异彩,吸引了无数粉丝。他的人气反超了他的父亲。
他没有试图去攀登那座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山,而是换了一条路,走出了另外一番风采。他的眼睛里有了自信的光芒。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心理弹性”,指的是我们从挫折中重生的能力。想要“重生”,有两个条件,要么就是有意外发生,要么就是另起炉灶,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郭麒麟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心理学家陈海贤说过:“转变的本质,是内在自我的重构。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了解,会理顺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在相声界,他顶着“郭德纲之子”的名头,始终无法超越郭德纲。
但是在综艺界,在影视圈,他顶着“郭德纲之子”的名头,反过来给了郭德纲无限的骄傲。
郭德纲在微博喊话郭麒麟:“儿子,再做节目,有那赞助戏曲服装的厂家想着点爸爸”。
网友们笑称:真是风水轮流转。
3
郭麒麟有今天这番成就,全靠郭德纲的挫折教育吗?
并不是。
挫折教育,有好有坏。
好处是磨掉了郭麒麟的“小性儿”,培养了他的钝感力。
小性之人,难成大器。
钝感力强的人,面对别人的批评,不会轻易陷入挫败,面对赞美,也不会得意忘形。
阿德勒有一个观点:“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
娱乐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一个演员所做的一切都被放在放大镜底下。你演得不好,会有上千万的观众骂你。
有些人质疑郭麒麟,说他演戏是玩票,记者问他怎么想?
他说:“当你没有一个过硬的作品时,你干什么都是玩票。但是说我玩票的这些人呢,他们普遍也都不认可我在相声上的成就。我就不能顺了他们的愿,是不是?”
只有当你真正强大之后,别人说你好、说你坏,你才能真正不在意。
不论是批评,还是赞美,郭麒麟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自我认知非常坚固,不会被他人评价所动摇。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挫折教育的坏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容易生隔阂,甚至生怨恨。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个14岁的孩子被妈妈扇了一巴掌,孩子从楼上一跃而下,不治身亡。这个孩子在跳楼之前,内心除了委屈,心里必然也有极大的恨意。他用死亡报复了他的母亲。
郭麒麟的童年,谈不上“幸福”。那段童年,他可以理解为“我的父亲不爱我”,他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父亲对我的磨炼”。
阿德勒说过,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
郭麒麟把那段灰暗的经历,理解为:这是父亲对他的磨炼。
他能够与父亲和解,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的本性宽和、善良、孝顺。他愿意去理解他的父亲。去体会严父挫折教育背后的用心良苦。
但凡他性格上有一些钻牛角尖,他与父亲的关系,都不会好。
很多人都说,郭麒麟有一万种理由变坏——离异家庭、初中辍学、肥胖被嘲、父亲严苛、不受宠爱。但是,他没有变坏,他成长为最好的郭麒麟。他比其他在健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更加“守正”。
华少采访郭麒麟的时候,他用一段话总结了父亲的教育和他的成长之间的关系:
“关于他教育的这件事情,是一个相互成就。没有我,他这套教育方式,放在别人身上是行不通的,我成就了他的教育方式,但同时他也成就了我的三观建立和人格。”
大家都说,生子当如郭麒麟。
又有多少人知道,郭麒麟走过了多么艰辛的路,才活成这样一个谦逊有礼、通透明朗的少年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56.html